| (記者 王國青)近年來,市財政局把問題導向貫穿財政管理全過程,聚焦“痛點”想辦法、出實招,財政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7月21日下午,在泰興地稅局規劃財務科,會計馬益菲輕點鼠標,只用幾分鐘時間,就完成了一筆財政資金支付申請。馬益菲告訴記者:“電子支付方式改變了以往財務人員每支付一筆費用都要到銀行排隊、叫號、支付、對賬,節省了時間,也規范了我們資金管理,減少了現金流通,這樣呢安全、高效,又堵塞了財務管理的漏洞。” 去年10月,市財政局在全省首批實施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取消了紙質憑證流轉,不再需要人工跑單;預算單位足不出戶即可辦理撥款業務,省去了填寫支票、往來銀行、排隊等候等,縮短了業務辦理時間。為提高預算透明度,市財政局全面公開政府和部門預決算信息,增強預算法律意識。市財政局預算編審中心主任吳偉介紹:“除涉密信息外,全市64個部門全部公開了部門預算、部門決算、三公經費預決算等信息,曬出了各部門的預算賬本。2016年我市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收到了省廳表彰。” 實現地方政府債務債券化是優化政府債務結構,降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市財政局抓住上級發行債券置換存量債務的有利時機,積極推進債務債券化工作。市財政局政府債務管理科科長張燕說:“積極上爭政府債券額度,置換和新增債券額度累計120億元,年節約利息達到了9億元左右,有效地降低了融資成本,確保了財政可持續發展。” 在控制債務規模上,市財政局還出臺園區、部門融資平臺管理辦法,編制園區、部門融資計劃,規范投融資平臺借貸和擔保行為,開展了鄉鎮債務清查,摸清債務底數,探索管控措施,著力化解債務風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