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周偉 邱婧)原迎幸中學及周邊地塊曾是我市城北片區的連片棚戶區,經過拆遷改造,地塊面貌發生巨變,拆遷戶也得到了較好的安置,改造工作贏得了拆遷戶的好評。 5月13日上午,記者在溪楓苑小區的一處休閑廣場看到,廣場四周綠化環繞,休閑步道、路燈等設施一應俱全。記者了解到,像這樣的休閑場所在小區里還有好幾個。 今年68歲的曹菊生原本居住在根思路40號,迎幸中學及周邊地塊房屋拆遷后,他們一家被安置在溪楓苑小區3號樓512室,房屋總面積141平方米。曹菊生告訴記者,目前新房的裝修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再過一個月時間就可以入住,安享晚年生活。 原迎幸中學及周邊地塊地處城北片區中心地帶,原本環境臟亂差。2014年,我市順應市民愿望啟動了這個地塊舊城改造工程,共征收房屋1680戶。拆遷工作進入尾聲后,安置房建設及時啟動,共建設6幢小高層和高層安置房以及1幢商業用房,共600多套。小區內設施齊全,風景優美,得到了拆遷戶的認可。原迎幸中學及周邊地塊安置戶錢暮濤說:“過去泰興北門房屋陳舊、路道破,政府下大決心改造,建設了和福溪楓苑,改善了居民的環境,包括路道和綠化設施都比較到位,居民住得比較安心。” 隨著新城控股集團的入駐,地塊內的商業開發也已啟動,改造工程完成后,原迎幸中學及周邊地塊將呈現出嶄新的面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