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管濤,男,52歲,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現任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刑事技術室黨支部書記、政治指導員,副主任醫師,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1988年7月畢業于南京醫學院醫療系,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多次受到泰州市公安局和市公安局嘉獎。 2002年,被授予市優秀共產黨員,2002年入選首批全國公安刑事科學技術青年人才庫,2006年在全國公安刑事科學技術青年人才法醫專業技術提高班學習,并被公安部刑偵局評為優秀學員。 2006年10月,被省公安廳聘任為刑偵行家。2008年入選泰州市醫學會醫療事故專家庫成員。2008年4月,被省公安廳評選為“全省十大刑事技術標兵”并記二等功。2014年、2015年度優秀公務員。市第十二、十三次黨代會代表,泰州市第五次黨代會代表。 他不是醫生,卻經常穿著白大褂;他非殯葬人員,卻常年和尸體打交道;他是一線刑警,用28年的寶貴年華踐行著“為死者昭雪,為生者伸冤”的誓言。他就是市公安局刑事警察大隊刑事技術室黨支部書記、政治指導員管濤。 數字是枯燥的,但是在眾多數字的背后卻能折射出管濤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業績。28年來,他共主檢或參與完成各類案件的檢驗鑒定6000余起,其中損傷檢驗案件5000余起,提取各類物證檢材400多件(份),檢驗尸體共1000余具,主刀解剖尸體500余具,主持和參加各種重特大命案的現場勘察和尸體檢驗200次左右;完成各類案件檢驗報告或鑒定書4000多份;所承辦的案件均結論正確,未發生一起差錯。 28年來,管濤用他的聰明才智、獨特眼光、嫻熟技能和辛勞汗水,為多起重大案件的偵破提供了準確而又寶貴的依據,贏得了大家的口碑和稱贊。 今年1月,管濤被表彰為第三屆“泰州最美警察”,系我市唯一獲此殊榮者。 直面腐尸,破解死亡密碼 1988年7月,在南京醫學院學習5年的管濤畢業了,24歲的他憧憬自己很快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當時我市公安部門為充實法醫隊伍,來到南京醫學院特招畢業生。就這樣,管濤穿上了陌生的警服,成為了一名法醫。 雖然畢業于醫學院,也學過人體解剖,但從事法醫工作是遠遠不夠的。當時局里有兩名老法醫,工作認真細致,勘查現場一絲不茍。管濤拜二人為師,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慢慢地適應了新的崗位。 沒多久,管濤就迎來了第一次直面腐尸的機會,某鄉鎮發生一起命案,荒野里發現一具女尸。由于時值盛夏,死亡已有一段時間,因此尸體已經腐敗,現場到處都是蒼蠅和蛆蟲。管濤一到現場,就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兩位師傅不管不顧,習以為常地投入到現場勘查中。管濤很快克服不適,跟著師傅忙碌開來。回到局里時,管濤已是饑腸轆轆,卻一粒米也吃不下。管濤知道,這是人面對尸體的本能反應,但作為一名法醫必須克服。 2000年7月25日,城區某美容院發生一起因賣淫嫖娼引發的特大殺人案件,殺死3人、殺傷1人,4名受害人累計身中125刀。案情就是命令,管濤和同事們到達現場后,對現場進行認真勘驗和現場分析。 通過認真勘查,在現場提取到一個避孕套、一只乳膠手套和犯罪嫌疑人血跡,管濤連夜主持對三具尸體進行檢驗,從而準確地推斷出作案工具,確定了死因。運用尸檢和現場勘查情況,他準確分析此案系一人所為,犯罪嫌疑人右手上有較深的創口,且必須經過縫合。 指揮部根據分析適時安排布控,并通過媒體對外公布。案發后第5天,根據群眾舉報,在黃橋鎮的一個體診所內,將正在掛水消炎的犯罪嫌疑人張某一舉抓獲。管濤和同事們從現場提取了大量的痕跡物證,案件卷宗內鑒定書就有5份之多,辦案人員開玩笑說,這起案件不用犯罪嫌疑人的交待,材料也能移送起訴了。 爭分奪秒,讓案件水落石出 長期的法醫工作,培養了管濤一絲不茍、認真細致的職業習慣,他從不放過現場上的任何蛛絲馬跡,并能很好地把現代科技與實際現場采取物證很好地結合運用,使得許多案件在偵破上取得重大突破。 有些證據,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因此,管濤對自己的要求極為嚴格。每次接到案情,管濤總是帶領同事迅速到達現場,然后尋找蛛絲馬跡、固定犯罪證據、查明死者的死亡時間和原因,為案件的偵破提供正確的方向。 2016年2月19日8時30分左右,市刑警大隊技術室接到河失派出所電話稱:河失鎮劉橋村東起5組印貫章家老屋門口的東西土路上,有個人倒在路上,旁邊都是血。接報后,管濤帶領技術員及法醫先期趕赴現場。 根據死者丁忠國尸體損傷檢驗情況及現場勘查,管濤準確定性系他殺,在中心現場勘查完成后,他不放過蛛絲馬跡,帶領技術員擴大勘查范圍至中心現場西側20米處受害人丁忠國家,發現他家南間大門門鎖內塞有蘆竹,后在掛鎖外側提取一份擦拭物。 經送檢比對,為一男性DNA數據(后經比對為與嫌疑人DNA分型相同),從而大大縮小了嫌疑人的排查范圍。同時,在現場提取的擦拭物及掛鎖內蘆竹的DNA比中嫌疑人,此證據在認定犯罪嫌疑人作案的證據鏈中,更是不可或缺,為案件破獲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近兩年來,管濤以其深厚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豐富的實戰經驗,為我市“2015.3.14”黃橋丁某被殺案、“2015.6.7”竇某被故意傷害致死案、“2016.1.5”泰興通江路葉某被殺案、“2016.10.4”河失張某被殺案等多起重大殺人案件,成功破獲及訴訟工作做出突出貢獻。 不忘初心,堅守的法醫匠人 管濤立志做一名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法醫。工作中,他總是沖在最前面,不管酷暑還是嚴冬,無論是城鎮還是野外,哪里有命案現場,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夏日酷暑,汗水能把手上的乳膠手套灌滿,雙手泡得發白起皺,還是忍受腐敗尸體及有害毒氣對人體的侵害;三九嚴寒,也不能穿大衣,手上只戴一副薄薄的、毫無保溫作用的乳膠手套。 管濤說:“法醫工作是公安機關打擊犯罪,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不可缺少的利器,必須帶著敬業精神工作。”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多年來,管濤為不斷提升業務技能和理論水平,積極參加各類業務培訓,通過書本、專業雜志及網絡等多種形式進行自學。并且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確保辦理的每起案件都能證據確鑿,鐵證如山,為偵查、起訴、審判打下堅實的基礎。 工作中,管濤注重經驗的積累和總結,經常撰寫學習心得和研討文章。1991年9月撰寫的“檢驗交通事故操作的體會”一文被《江蘇刑事技術論文選》錄用;2004年12月,他與同事殷富的《井中特殊腐敗尸體一例》一文被公安部刑偵局和中國刑事警察學院主辦的《首屆全國公安系統法醫學論壇文集》錄用;2006年12月,他所撰寫的《硫酸鏈霉素靜滴中毒死亡1例》的案例報道,被《中國法醫學雜志》錄用。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管濤始終以優秀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任勞任怨,苦中取樂。平時無論是周末還是節假日,他都加班加點,很少在家休息。由于長期超負荷工作,生活不規律,他患上了慢性胃炎,經常腹痛,體質明顯下降。 領導和同事們多次勸管濤住院治療,但他以工作為由一拖再拖。有時檢驗尸體時聞到的臭氣誘發胃痛,實在支持不住了,管濤就掏出隨身攜帶的藥吃上幾片,直至堅持做完每一次檢驗。 市公安局刑事技術人員共18名,其中法醫5名。近年來,作為技術室指導員,管濤處處以身作則,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平時工作中,注意按規范化要求,收集和制定各項檢案工作制度,組織室內同志學習新技術和新理論,并對年輕同志進行業務和理論指導。 平時工作中,管濤努力提高現場勘查及檢案工作的協調和指揮能力,參加和主持泰興幾乎所有殺人案件的法醫檢驗工作,始終以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抓好現場和檢驗工作中的各個環節,為偵查破案和起訴提供科學依據,得到了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認可。 記者 姚翔 通訊員 裕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