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撒新希望,實現大發展。一處處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讓我們感受到急切奮進的足音;一個個“高大上”的項目,氣勢磅礴地掀起了全市新一輪創新轉型跨越發展的浪潮。一組組嶄新的數據見證著全市項目建設新的跨越,描繪著“強富美高”新泰興的宏偉藍圖。 2016年以來,全市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當旗幟做標桿”的目標定位,始終堅持“為了發展抓項目、圍繞轉型抓項目”,突出抓好“簽約、開工、竣工”三個關鍵環節,持續發力加力,重大項目建設總體呈現“持續發力、滾動開發、快速推進”的良好態勢。全年經泰州核查認定的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108個,完成年度計劃的216%,計劃總投資342.7億元,其中5-10億元的項目8個,計劃總投資39.5億元;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完成年度計劃的166.6%,計劃總投資190.9億元。 據了解,早在上半年,我市重大項目就提前超額完成泰州市交目標任務。隨后,結合項目招引實績,我市自我加壓,積極調整了全年新開工億元項目的目標,力爭達到“破百超十爭第一”,即“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100個,其中10億元以上10個,億元項目數量領先其他各市區”的目標任務。事實上,去年1至10月份,我市新開工億元項目就已達到100個,提前完成自我新調高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新開工的億元項目不僅數量多、體量大,而且質態新。108個億元項目數量領先其他各市區,單體平均投資規模達3.2億元,遠遠超過泰州平均水平。圍繞落實供給側改革要求,我市更加注重產業鏈整合,不斷提升項目層次,總體呈現出化工項目質量優體量大、非化工項目數量多集聚度強的局面,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項目得到了有效遏制。新開工項目中,新興產業項目45個,占比達32.8%;投向結構不斷優化,非化工項目占比逐步提升,非化工項目115個,占比達83.9%;制造業向中高端水平邁進,一批傳統產業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升,產品質量效益顯著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綜合素質不斷增強。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也是泰興經濟社會發展的未來所在、希望所在。”市委書記張育林說,一直以來,全市上下非常重視項目開工建設,圍繞發展抓項目,圍繞轉型抓項目,以項目大突破推進經濟總量快增長和產業層次新提升。 去年以來,我市緊盯世界500強、央企、上市公司和行業龍頭企業,有的放矢地開展精準招商。先后組織了北京、上海、深圳三次主題招商和第八屆銀杏節。其中,銀杏節現場簽約項目33個、總投資192億元。組織小分隊招商165次,赴日韓、美加等地開展境外招商近10次,招商引資頻次創歷史最高水平。同時,嚴格執行重大項目落戶預評估和專家論證制度,有效把控項目質量。全年共對33個存疑項目開展落戶預審,否決了8個項目,計劃總投資32億元。 “項目招引進來關鍵是要快落實、快動工、快投產。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項目開工建設和竣工投產作為項目大突破的重中之重來抓,全力加強要素保障,著力形成‘投產達產一批、開工建設一批、儲備報批一批’的重大項目滾動開發格局。”市發改委主任焦國慶說。 圍繞開工促審批,從簽約、報批項目庫中排出擬開工項目,明確序時進度和時間節點,以目標倒逼進度加快,以時限倒逼程序簡化。162個簽約項目有46個轉入開工,116個在批項目有52個轉入開工。每季度舉行一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周”活動,每次不少于20個億元以上項目,既集中展示階段性招商成果,又推動全年目標達序時。圍繞竣工促建設,對在建項目排出序時進度,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加強督查,及時協調,推進項目快建設、快投產、快見效。堅持市黨政主要負責人雙月督查10億元以上項目、分管負責人每月督查億元以上項目和鄉鎮3000萬元以上項目制度,建立重大項目矛盾問題月度會辦制度,項目建設進度明顯加快。全年累計幫助項目單位解決實際問題31件,完成率達75.6%。其中,總投資3.2億元的納新新能源項目,從開工建設到竣工投產用時8個月,總投資10.2億元的長園華盛鋰電池新型電解質材料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了100天時間,從開工到廠房封頂,也只用了100天時間,不斷刷新重大項目推進的“泰興速度”。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批重大項目陸續投產達效。一個個重大項目,如同一根根堅實的樁基,支撐起泰興創新轉型跨越發展的美好明天。 記者 蔣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