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新芳)水是生命之源,也是蔬菜瓜果豐產的基礎。農業種植戶們在種植大棚蔬菜水果時,經常考慮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更有效地灌溉,同時又節約用水。日前,記者來到燁佳梨園大棚桃園,這里的種植戶給出了答案。在現場,記者驚喜地發現,清潔的灌溉水通過滴灌管道均勻地噴灑到桃樹基部。據了解,這里的桃樹前年栽植,今年得益于大棚的保溫以及滴灌供應,桃花適期盛開,爛漫多姿。
“我們這個滴灌是按照生產需要設計的,干旱的時候會自動噴灌,當達到一定濕度以后會自動關閉。” 燁佳梨園技術員張書法介紹,滴灌的方式能夠科學控制濕度,這不僅節約用水,而且生產比較方便、簡單。
據了解,市高效農業園區自2013年起,鼓勵廣大業主在大棚里鋪設滴噴灌設施,通過滴噴灌設施來減少灌溉用水,保證作物有旱即灌。葡萄業主周繼青2014年落戶市高效農業園區之后,在葡萄大棚里鋪設了滴噴灌設施,在葡萄苗期和今年第一批葡萄放葉期間,滴噴灌發揮了重要作用。周繼青介紹:“以前灌溉一次水,200畝地要幾十個工人,現在灌溉200畝不需要一個人工。以前是大水漫灌,一畝地用10多噸水,現在一畝地一噸多水,既高效又節約用水。”
新街水利站站長趙斌告訴記者:“我們農業產業園區總共噴滴灌面積達到2000多畝,每年水資源節約這一塊就達到3萬多噸。”
借助于省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三新”工程,我市啟動了大棚配套滴噴灌設施工程,優先對各鄉鎮農業園區種植大棚安裝滴噴灌設施,到目前為止,全市大棚滴噴灌設施配套面積超過4000畝,一年節約用水60000多噸。
黃橋現代高效農業園區的戴老兵也是受惠于滴灌技術的蔬菜種植戶,他告訴記者:“我們這幾十畝蔬菜,都是政府幫我把滴噴灌設施建好的,幫我們種植戶解決了供水問題,現在我們什么也不用愁。在蔬菜灌溉這一項上,我們不僅一分錢不用花,還有每畝1000元的補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