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市在國家、省、市三級財政支持下,大力開發農村清潔能源。2007年至2009年三年間,全市累計建設戶用沼氣設施5800多只,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68座,有力地推進了循環經濟的發展和生態農村建設。 日前,在姚王鎮姚岱村,養殖大戶耿飛正在組織工人修筑沼氣池。這兩只50立方米的沼氣池建好后,不僅可以解決養殖場產生的大量糞便,而且能夠提供照明和熱能。 據市農村能源辦公室副主任周興龍介紹,近年來,我市規模養殖發展速度較快,中小型沼氣設施投入少、效果好,在廣大養殖戶中成了“搶手貨”。目前泰興上報的小型養殖沼氣池工程主要是50-200立方米,資金來源主要是省財政補貼70%,農戶自付30%。 周興龍告訴記者,最近三年,隨著物價指數提高,國家推廣沼氣的補貼也在逐年上漲,如10立方米左右的戶用沼氣,2007年每只補貼1100元,到2009年補貼標準已提高到1725元。由于性價比明顯,各地農戶建池的積極性較高。眼下,有不少村沼氣普及率已達到70%。在有些養殖場,借助于沼氣推廣,已逐漸形成了以糞制氣、以氣供熱、以沼液肥田的生態生產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