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常斌)近日,我市環境風險檢查質量和環保部門應急預案修編工作質量通過了省環保廳的核查。這標志著我市建成環境風險源檔案庫框架和完善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為全市有效控制環境風險源和高效安全處置突發環境事件奠定堅實的基礎。 雖然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化工行業專項整治力度,關、停、并、轉了70多家小型化工企業,但留在面上的環境風險源企業仍不少。同時,京滬高速、寧通高速、寧靖鹽高速、新長鐵路、長江等從我市穿境而過,危化品運輸車船不時經過。因此,環境風險系數較高。 為在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后及時控制,有效地組織搶險和救助,今年來,市環保局稽查中隊切實加強環境應急管理工作,確保環境安全。 “降低環境風險,重在預防、減少環境事故發生。”市環保局稽查中隊中隊長郭建告訴記者,今年在去年開展危險源申報工作的基礎上,認真開展風險源排查,對生產過程中涉及劇毒、危險化學品、有色金屬,倉儲有毒、有害及危險化學品,電鍍、醫療、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等單位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逐步建立環境風險源數據庫。特別是將開展風險源排查與環保專項整治行動相結合,狠抓薄弱環節,落實隱患治理責任。 市環保局進一步完善市環境應急預案,完成了《泰興市環保系統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同時,督促企業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適時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根據專家評審意見,落實應急措施和應急物資。 去年以來,我市積極探索建立市環境應急物資儲備調運平臺,在奧喜埃化學、新浦化學、瑞和化肥、中丹集團等企業建立應急物資保障系統,完善重要應急物資的監管、生產、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體系和制度,有效滿足處置突發事件的需要。經過努力,全市建成規模適度、方位適中、結構合理、管理科學、運行高效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 我市還以瑞鴻化工、中丹集團等企業的應急處置人員為基礎,成立市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救援專業隊伍,并定期組織培訓。同時,吸納一批長期從事化工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組建了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專家庫。 另外,我市以環境風險源、風險源集中區、敏感環境目標三類突發環境事件為基礎,以實戰型演練和桌面推演、專項演練和綜合演練相結合,開展環境應急演練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對通訊保障、設備使用、物資準備、響應程序、部門聯動等方面的單向演練,確保任何時候拉得出打得響。 今年8月18日上午,一輛由蘇州開往淮安的大客車行至寧通高速泰興根思段時,與一輛運輸氨水的卡車追尾,導致氨水泄露。市環保部門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后,迅速開展下風向空氣質量檢測;抽調離事發地最近的江蘇奧喜埃化學有限公司應急救援小分隊趕到,攜帶工具和防護裝備,對高速下水溝筑立圍堰,確保了地面沖洗水全部被有效收集,從而避免了二次污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