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宏飛 特約記者 魯國生)如何合理減少用能,降低建設材料能耗,使公路橋梁等交通工程建設既低碳環保,又增收節支?市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的答案就是將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泥漿、粉煤灰等廢棄物充分利用,變廢為寶。 “交通工程建設節能減排必須從工程設計、能源管理和技術改造上加以推進。”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嚴雄介紹,近年來在重點交通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中,設計不僅注重優化方案,減少大填大挖,節約土地資源,而且把節能列入工程建設考核之中。在確保質量、工期的前提下,把合理減少用能、保護生態環境放在重要位置,加強公路建設能耗管理和節能監督,注重廢棄物資再生利用,做到節能減排又增收節支。 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都會排放出大量的泥漿。“以往這些泥漿只能當作廢棄物就地處理,外運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生態環境。”嚴雄說。 近年來,通過技術創新,將泥漿回收利用,填筑路基。據工程規計負責人張正林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市建設立交橋1座、雙提籃式景觀大橋1座、其它中小橋梁120多座,橋梁鉆孔灌注樁累計長度3萬米,排放泥漿約4.5萬方,回收利用填筑路基減少開挖土地30畝,節約成本約1500萬元。 用于道路路面施工除了普通公眾較為熟悉的瀝青、水泥等建筑材料之外,我市交通工程建設還充分利用以前較為少見的一種材料——粉煤灰。粉煤灰是燃煤電廠排出的一種固體工業廢料,收集后露天堆放,不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污染空氣和堆積處的地下水源,對環境的危害很大。經研究論證和實踐檢驗,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空心玻璃微珠,可以用來解決為提高注漿硬化物的強度而減少水灰比,可以解決提高拌和物的可泵性而需增加水灰比的矛盾,能夠提高混合料的晚期強度,是公路建設較為理想的材料。 3年前,市委、市政府要求泰興大橋主車道必須在年底前竣工通車。時值寒冬臘月,大橋接線高填土施工制約了工程進展,市交通運輸部門堅持“科技興交通”的方針,進行科技攻關,采用固化粉煤灰進行填筑,不僅解決了氣溫低土方難施工的技術難題,提高了工程質量,還縮短工期2個多月。 粉煤灰適用于路基施工,更實用于路面二灰碎石基層施工。二灰碎石混合料主要以石灰、粉煤灰、碎石為主,二灰碎石基層具有強度高、剛度大、板體性強、穩定性好、造價較低等優點。近年來,我市超過150公里的高等級公路路面基層采用了二灰碎石基層,攤鋪總量約130萬噸,按照其正常級配組合計算,使用粉煤灰近20萬噸,節約水泥等材料經費約2000萬元。 與此同時,交通運輸部門在公路建設和養護中,堅持施工標準,合理安排工序,加強工程進度控制和預防性養護及周期性大、中修,強化對公路建設和大、中修工程施工中節能的管理,降低原材料消耗,嚴格質量控制,減少返工現象,從而大大降低了瀝青、碎石、水泥、鋼材等原材料的損耗。 “加快交通工程建設進度,提升和改善道路基礎設施條件,加強美化綠化,建設生態、環保、景觀路,保障車輛經濟運行速度,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公路通行效率,也是節能減排的體現。”嚴雄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