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宏偉)近日,市襟江小學校長楊金林和副校長黃敬統來到天星小學,分別聽取該校派出教師徐斐、王熒的示范課,并制定了結對幫扶期間的教師雙向交流任職、教育教學研討等系列活動計劃。楊金林告訴記者,他們力爭在兩年內將天星小學辦成一所與襟江小學同等水平的農村“分校”。 “城區和黃橋鎮的18所學校,分別與27所農村學校結成學教對子。44所學校、近200名教師參加了輪崗交流。”市教育局局長毛華平介紹,這主要是通過優質教育資源的“下鄉”,縮小城鄉學校在辦學理念、隊伍建設、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等方面的差距,促進全市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 資源聯動整合,管理對口幫扶。主要采取建立分校、校區和九年一貫制學校等三種辦法。對體制相同、區間較遠、強弱明顯的義務教育學校建成優質資源學校的分校,在保持兩校各自獨立建制、獨立核算和原施教區不變的基礎上,校本部對分校履行發展規劃、隊伍建設、教育教學管理以及目標考核等方面的指導幫扶職責;對體制相同、地緣相近、質量差異較大的學校建成優質資源學校的校區,在保持原教學場所和施教區不變的基礎上,實行法人主體、領導班子、師資隊伍、資產核算、教育教學和評估考核等方面的一體化管理;對體制相同、緊密相鄰、資源互補的小學和初中建成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實行一套班子領導下的“一元化”管理。 實施崗位交流,師資合理流動。對學校領導干部與本校教師之間存在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教師個人因家庭實際困難提出申請調動的,因某些特定原因必須變換工作環境和因工作需要必須進行崗位調整配置的教師,實行人事關系變更的崗位調配;從今年9月1日起,把泰興城區、黃橋鎮區以及其它優質資源學校的優質師資,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到有關薄弱學校實行人事關系不變的輪崗任教。建立校區、分校的學校以及有結對幫扶任務的優質資源學校,按照教師總數5~10%的比例,分別與校區、分校以及被幫扶學校互派教師輪崗任教。 為確保“下鄉”活動取得實效,市教育局對結對幫扶的學校、分校本部、校區本部實行目標管理,把結對幫扶工作開展情況和效果按照30%的比例納入對校長的績效考核;規定輪崗任教教師每月享受300元的交通和伙食補助費;對不報名和不參加崗位交流、不服從管理、不履行職責的學校和個人,將嚴肅問責,并在績效考核、職稱評定和提拔任用時實行“一票否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