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未必滿地黃金,也有莫測陷阱。日前,錢海等3名出國從事勞務的市民就碰到了這樣的遭遇,致使滯留阿聯酋近一個月,異國難歸。近日,經過我市多部門協調解救,離國4個多月后才回到了魂牽夢繞的祖國。 緣起出國賺錢 護照辦理留下缺陷 2009年6月,一心想出國賺大錢的錢海5人在姜堰元海勞務有限公司登記報名,想去國外務工。隨后,姜堰元海接納了他們的申請,把五人轉給江都成明勞務公司。江都成明勞務公司是一家勞務中介公司,專門為揚州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州國際)招募出國勞務人員。最后,揚州國際為他們提供了新加坡勞務批件,并辦理了出國護照。 由于沒有經驗,此時辦理護照時已留下隱患:辦理護照時,未經我市商務局初審備案,而是憑揚州市商務局出具的批件到我市出入境管理部門辦理的。 后來,同鄉錢榮的一番話讓他們突然改變了主意。錢榮稱,他有個如皋朋友叫朱建,專門幫人辦理去阿聯酋的出國手續,另外強調去阿聯酋打工報酬比新加坡高多了。禁不住誘惑,錢海等人決定不去新加坡務工,臨時改去阿聯酋。朱建讓每人交1.6萬元給他,由他包辦到阿聯酋務工的手續。 但此時護照已在揚州國際公司內,不能隨意轉交。這時朱建站了出來。他想方設法通過姜堰五洲公司找到姜堰元海公司,還出具了錢海等人的書面承諾,最后揚州國際將護照轉交給姜堰五洲公司。 在這一環節,護照轉交又留下缺陷:姜堰五洲公司不具備外派勞務的資質,揚州國際缺乏把關意識,誤將護照交給了該公司。 輕信他人承諾 未簽合同滯留他鄉 按規定,勞工派出前應與派出公司簽訂正式合同,由于輕信朱建的承諾,錢海等人派出前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這也為后來發生勞務糾紛埋下了隱患。 據了解,夏兵與朱建因費用問題,造成他們滯留北京機場達15日之久。在機場滯留期間,也有人曾對朱建的做法產生過懷疑,但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大家此時被出國“淘金”蒙蔽了心智。 “到達阿聯酋后,我們要求與公司簽訂合同,但他們不同意;而且工資達不到出國前朱建的承諾,為此我們兩個月內先后三次罷工。”出國打工一段時間以后,由于所發工資與先前承諾不一,他們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了回擊,然而效果如卵擊石。 今年6月份,已知“淘金夢”破碎的其中兩人回國,錢海等3人不想就這樣放棄出國賺錢的機會,繼續在阿聯酋務工。7月初,他們再次向夏兵討要工資時被對方打傷,但對方仍強迫他們繼續干活,還通過卡護照的方式不準其回國。身處異國他鄉,又舉目無親,再加上人身自由受到限制,錢海他們相當無助。 相關部門聯動 跨區域協調解救 7月份,獲知錢海被困于海外這一情況后,市商務局立即啟動外派勞務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會同市公安局、黃橋鎮等部門鄉鎮,尋找線索,摸清情況,安撫家屬,鈍化矛盾。 一方面,他們主動約見錢海等人的親屬,了解情況,做好安撫工作;另一方面,陪同錢海等人家屬到如皋市公安局報案,協助查找關鍵人物朱建。 在分析問題癥結后,市商務局決定從當時辦理護照的揚州國際處著手,先后多次趕赴揚州與揚州市商務局、揚州國際聯系,明確指出其應承擔的責任,爭取他們協助處理。 “幸好大使館里有個江蘇老鄉,否則我們現在還在阿聯酋呢。”錢海幸運地稱。他回憶,當時恰好中國駐阿聯酋總領館有位來自揚州高郵的吳姓官員,揚州方面積極與他進行對接,并讓其與阿聯酋金龍分公司溝通,爭取早日妥善解決被困事件。 經過多日的協調磋商,阿聯酋金龍分公司才松了口,答應讓錢海3人回國,致使他們離國4個月后終于回家與家人團聚。(應當事人要求,本文部分人名和公司名稱皆用化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