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倫 實習生 徐焱)每天下午6點多,和妻子一起在小區內轉上幾圈已成了呂來庚的生活習慣之一。回想當初拆遷時的思想不通,到現在享受著高檔物業,他頗多感慨:“住習慣了,才知道還是小區舒服。” 呂來庚原來住在泰興鎮三營村后營組67號,一家5口人住著一套三間三層的樓房。2008年,他用拆遷安置補償款在新能源新城市花園小區買了兩套商品房,如今全家人已搬進其中一套居住,另一套目前正在裝修。 “當初拆遷時,我們全家人也是思想不通,為什么住得好好的要搬遷。”9月1日下午,59歲的呂來庚見到記者時說,那時,雖然他們住在農村,但屋前有條馬路,離家不遠也有超市、菜場,拆遷后要搬到小區居住,這幾十年的農村生活習慣要徹底改變,他和妻子心里都感覺接受不了。 如今搬到新能源小區已1年多了,盡管妻子有時還回憶在農村居住的日子,但現在他們都已適應了城市生活,享受到社會發展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因為農村沒有好的下水,一出大門就聞到一股臭氣;因為周圍有莊稼,一到夏天蒼蠅蚊子到處亂飛……”呂來庚對居住環境的前后變化做著比較,“現在,小區里不但干凈整潔,到處都是小花園和健身場所,還有規范的物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