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蔡元璋 丁春兵)“今天昆山韭菜批發價每公斤2.2元。”“最近雨多天熱,大家要提防韭菜灰霉病。”日前,黃橋鎮南殷村農民殷黎明剛登錄QQ群,一連串市場信息就“跳”了出來。 通過瀏覽農業論壇、建立QQ群,殷黎明在網絡上結交了100多名種養大戶和農技專家。由于能從網友那里及時了解市場動態和掌握種養技巧,今年,殷黎明種植的300畝韭菜和養殖的1萬多只蛋雞產出的雞蛋都賣上了好價錢。 殷黎明上網始于早年失敗的肉雞養殖經歷。2001年,殷黎明養殖了5000只肉雞。由于不懂養殖技巧,肉雞常生病,他三天兩頭跑海安請專家給雞問診。加上缺乏銷售渠道,養出的肉雞經常被小販壓價,所以養了三年肉雞,虧了近兩萬元。 網絡上能人眾多,何不上網找高人幫忙?在兒子的建議下,2003年,殷黎明咬牙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購進了全村第一臺電腦,還連上了寬帶。“就初中文化,買臺電腦有什么用。”一些村民上門瞅熱鬧。 起初,全家都不懂電腦,只能看著發呆。殷黎明先到揚州大學報名參加電腦培訓班。一個月的學習,他不僅掌握了瀏覽網頁、論壇發帖和縱橫碼輸入法,還學會了用QQ視頻聊天。 網絡很快發揮了作用。發現10多只雞病倒后,殷黎明在“中國禽病網”上發帖求助。很快,一位網名為“天下無賊”的東北養雞專家回帖說,可以幫忙,但要看到病雞。殷黎明就將病雞抱到電腦旁,利用高清晰度的攝像頭給專家看。專家很快得出結論,對癥下藥,迅速控制病情。“養殖肉雞易受疾病和市場影響,風險較大,而養蛋雞效益相對穩定。”在專家建議下,殷黎明開始改養起萬只蛋雞。 嘗到甜頭后,殷黎明對網絡的熱情一發不可收拾,每天都要上網瀏覽半個小時左右。2005年,他起名“我是農民”,建立起自己的QQ群。通過在論壇發帖,QQ群吸引了60多名養雞專業戶加入。雞有了什么病,大家一起討論交流,一般都能自行解決問題。建群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網友能及時提供各地的雞蛋銷售價格和市場需求信息。“了解了這些信息,心里就有了底,再不用害怕小販殺價。”殷黎明說,根據網友提供的信息,每公斤雞蛋都能賣出高于本地市場兩毛錢的價格,收入很穩定。此后,他每年養殖蛋雞的純收益都在萬元以上。 電腦幫助殷黎明覓得又一個商機。2007年,殷黎明從省農業網站上得知,當年韭菜產量過剩,批發價格跌至每公斤8毛多,省內種植戶紛紛虧損。“第一年虧了,第二年種的人肯定就會減少。”殷黎明認為這是致富的良機。2008年,他貸款流轉了村里50畝地開始種植韭菜。同時,他在QQ群上吸引了40多名韭菜種植戶和技術人員加入,初步學到了韭菜種植技術。2008年的韭菜市場果然如殷黎明所料,價格上揚至每公斤2元,當年他就獲取純利10多萬元。 今年年初,殷黎明又從網上得知蘇南各地韭菜種植大面積縮減。他再次抓住機遇,流轉了300畝地種植韭菜。由于今年省內種植的少,大部分地區韭菜供不應求,價格一路上揚。韭菜每畝產量可達到萬斤以上,估計今年平均每公斤批發價可以達到2.2元左右。殷黎明算了一筆賬:“弄得好,今年韭菜的純收入可以達到200萬元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