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解決農民防病治病和因病致貧問題而采取的一項戰略性措施。今年年初,我市對合作醫療管理辦法作出新調整。新政實施8個多月來,參合農民從中得到了更多實惠。 8月27日,泰興鎮大生村村民高琴來到大生衛生院,為生病住院的侄女辦理出院手續。她的侄女參加了新型合作醫療,在結帳時,享受到了合作醫療帶來的實惠,實際用去5000多塊錢,參加合作醫療報銷了3000多塊錢,減輕了不少的經濟負擔。 高琴能拿到3000多元的補償款,得益于合作醫療新政策。今年年初,我市進一步優化合作醫療制度,在參合農民個人繳費標準人均20元不變的情況下,省及本市財政補貼力度進一步加大,將人均籌資標準由去年的100元提高到150元,同時進一步提高了住院醫療費用補償比例。在鄉鎮衛生院、市二級醫院和市外醫院住院,可報醫療費用的補償比例分別達70%、50%和35%,較原政策分別提高了15%、10%和5%,并且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補償年封頂線由6萬元提高到8萬元。 據統計,今年截止到8月20日,我市共有19萬參合農民獲得補償,補償總額達7103萬元。其中住院2.86萬人次,補償6582萬元;門診16.14萬人次,補償521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