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何健健)“這棵葡萄已成型,太小了,剪掉,留點空隙讓旁邊那棵生長。”日前,市林業技術推廣中心工程師丁飛,頂著熱辣的太陽,在市果園場指導種植戶袁維祥對葡萄進行上市前的疏果。 市林業技術推廣中心現有干部職工42人,其中黨員26人,主要從事林業技術的推廣與服務。多年來,該中心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村入園,用技術和農戶打成一片。 去年2月,丁飛來到果園場,帶來林業技術推廣中心的設施栽培和立體種植兩項新技術。設施栽培技術使葡萄種植條件大為改善,可以避免雨水對葡萄種植的影響,提高品質;立體種植技術帶來了葡萄、草料、牲畜等多種經營,既降低了常規種植下的鋤草、肥料、人員等成本,還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每天一上班,丁師傅先到果園里轉一圈,發現問題,就立即找我一起商量解決。”袁維祥說,有技術人員蹲點指導,葡萄產量和效益均大幅提升,品種也增加到夏黑、美人指、維多利亞、金手指等25個品種。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嫩芽可做成各種菜肴,營養豐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在元竹鎮的香椿專業合作社,2007年種植了600畝香椿,但由于缺乏技術指導,一直處于嚴重虧損狀態。 林業技術推廣中心工程師王坤榮帶來了12個適合當地種植的新品種,長期駐守合作社,隨時提供技術指導。通過一年多的技術改良,今年5月份,合作社第一批香椿產品面市,總產量1萬多公斤,首次銷售進賬約26萬元。據保守估計,明年香椿產量將達5萬公斤左右,香椿種植將逐步擺脫長期虧損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