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葉余華 特約記者 朱正堂 王兵)“劉雪男,一個身有殘疾的女同志,把這么一個特殊的7口之家支撐起來,很不簡單!”走進張橋鎮東聯村島石橋,談及劉雪男,該村黨總支書記封年華這樣贊嘆。 劉雪男今年48歲,1981年從廣陵鎮嫁到了該村。當時,她家中有一個患病的公公和年事已高的婆婆,丈夫朱文伯是個駝背,還有一個耳聾的老二和啞巴老三。家中僅有幾間舊土房,日子過得很艱難。 公公身體不好,婆婆年紀又大,丈夫和小叔子們身體都有殘疾,自已也是個殘疾之身——瘸腿,作為兒媳婦、妻子和長嫂,年僅19歲的劉雪男曾多次偷偷地流眼淚。 好女當自強。她想,公公婆婆拉扯幾個孩子長大不容易,既然嫁入朱家,就應該把這個家撐起來,讓老人們安享晚年,讓丈夫和小叔子們過上好日子。 婚后第二年,劉雪男的公公不慎摔斷了腿,在公公生病的11年時間里,她一直為公公煎藥、熬湯、端茶捧水、精心照料。幾年前,公公去世后,她與婆婆更是朝夕相處,從沒跟婆婆紅過一次臉,更沒有讓老人受過一次氣。 2006年下半年,劉雪男的婆婆患上老年癡呆,大小便失禁,并臥床不起,吃飯都要有人喂。臥床3年多來,婆婆經常把屎尿弄到被褥上,她二話不說就給婆婆擦洗身子,換洗被褥。劉雪男一有空就陪婆婆聊天,按時給婆婆喂飯。每天定時給婆婆換衣服、搓身、梳洗、倒屎倒尿等。劉雪男的鄰居說,她這樣一做就是3年多,從來沒聽她有一句怨言。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安然度過了余生,上個月剛去世。 劉雪男是個好媳婦,也是一位好妻子。丈夫因為駝背,不能干重活和累活,為使丈夫不為家庭的瑣事勞累,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經常是剛干完家務就又下地干農活。 自己雖是一個瘸子,但她堅持用勤勞的雙手去創造財富。她除了種好5畝多責任田外,還建起了一個小養豬場,年出圈300多頭生豬。“人雖辛苦點兒,但看到家里的收入逐年增加,我很開心的!”劉雪男說。小叔子如今成了家,自已家里也蓋起了三層樓房,家具也置辦俱全。 在村里,劉雪男熱誠待人,樂于助人,與鄉親們和睦共處。當村民們夸贊她時,她總是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是很自然的事情。”劉雪男用真誠的孝心和默默地付出,贏得了大家的敬重。前年,張橋鎮人大換屆選舉時,她被選民們高票推選為鎮人大代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