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燕麗娟 通訊員 周忠武 陳玉奎 實習生 焦珺)前不久,泰州市過船港務公司萬噸級通用碼頭改擴建項目獲得省環保廳批文。該項目總投資近8000萬元,竣工后將使過船港務公司的年吞吐量由90萬噸增加至200萬噸。市環保局幫助解決環保難題和完善環評報告書,項目從市環保部門接手到拿到環保批文,僅花了1個多月的時間,而一般情況下需半年時間,其中環評專家評審就需3個月。 今年,該局緊緊圍繞“園區發展提升”和“環境建設提升”兩大重點,以“機關執行力提升年”活動為抓手,不斷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市環保局局長官新民告訴記者,“對于我們來講,提升執行力,既要提升環保執法能力、切實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守住環保底線,又要提升服務發展的能力,以創新、主動、高效服務促進項目落戶開發和企業轉型升級。” 確立“超前服務”理念,將服務前移至項目的“萌芽期”。該局主動與發改、經信等部門協調,建立項目信息溝通機制,主動介入重大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項目,在前期準備階段就實施“一票否決權”。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項目,切實兌現服務承諾,縮短辦事時限,簡化程序,做到受理快、調查快、處理快、反饋快,大事急事先辦、份內事認真辦、份外事協助辦、難辦的事設法辦。對符合國家政策、經濟效益好、對全市經濟拉動效應明顯的重大項目,在污染物總量分配等方面給予優先,并由局負責人帶隊,打包服務,保證快速審批到位。今年1~6月,共審批項目136個,其中,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項目21個,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55個,填登記表項目60個,均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審批,特別是基本符合省土地點供條件的重大項目均已拿到環保批文。 “服務也要講究科學,服務到‘點子上’。”官新民介紹,該局想企業所想,不僅在項目報批、產業發展方向等為企業著想,而且在企業污染治理、環保設施改造、環境安全隱患排查等方面主動為企業出謀劃策。尤其是把“查違法”與“幫治理”有機結合,對環境違法行為不是一罰了之,而是積極幫助企業尋求新工藝、新技術,提供治理方案,解決治理難題。 為切實推動服務方式轉變,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該局推出了“五個到一線”工作方法。工作人員帶著政策、帶著信息、帶著技術深入園區、鄉鎮和企業開展走訪服務,做到環保宣傳、項目把關、幫辦服務、減排監管和溝通交流到一線。今年來,共深入園區、鄉鎮、企業進行宣傳溝通300多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幫助解決問題20多個。 將“民本服務”作為執法理念提升的重要體現之一,該局以掛牌督辦、化工企業專項行動等環保執法行動為抓手,不斷強化環境監管,打擊違法排污,解決環境熱點、難點問題,促進區域環境質量不斷改善。今年上半年共檢查企業300多家,形成監察筆錄300份,處罰企業29家,年內力爭關閉20家生產規模相對較小且污染嚴重的中小化工企業;上半年共接到環境信訪189件,均在規定時限內辦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