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倫 實習生 徐焱 特約記者 周君)翻過“8月7日22時49分立秋”的日歷,市供電公司總經理封志宏告訴記者,他懸了4個多月的心終于放下來了。 從4月份啟動迎峰度夏準備,到如今基本平穩(wěn)度過,身為公司負責人的他,神經一直緊繃著。 封志宏的“如坐針氈”有他的隱憂:“迎峰度夏”不僅關系著國家電網建設的安全,也維系著全市120萬人民的夏日清涼,更是我市經濟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的重要保障。進入7月份以來,持續(xù)的酷熱天氣使得泰興電網負荷一路走高,幾大核心數(shù)據(jù)創(chuàng)歷史新高:8月4日9時50分,電網負荷達49.2萬千瓦,同比增長8.6%;8月4日,最高日供電量達1050萬千瓦時,超過以往最高值928千瓦時;1至7月份,總供電量達16.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3%。 一串數(shù)字一串汗水。與用電指標增長相對應的是,7月份受理用戶故障保修次數(shù)為508起,相比去年同期的667起下降了33%。這兩項數(shù)據(jù)的一升一降,表明今年迎峰度夏工作贏得“滿堂彩”,泰興電網經受住了高溫的“烤”驗。 基建:一個小螺絲關系全市用電 設備吊裝、電纜敷設、檢修預試……各項工作均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工作人員頂著炎炎烈日,額頭上滲出豆大的汗珠,身穿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高溫下的工程人員爭分奪秒地進行技改操作。這是供電公司積極提升設備“免疫力”,提高供電可靠性,全力打造堅強電網,確保迎峰度夏的重要舉措。 進入4月份以來,隨著氣溫的逐漸攀升,迎峰度夏進入倒計時。一場沒有硝煙的供電保衛(wèi)戰(zhàn)就此打響。公司專門成立以總經理封志宏為組長的“迎峰度夏保衛(wèi)小組”,全市22個供電所全力響應。 “從小螺絲處著手,確保施工質量,保證全市人民用電安全。”封志宏要求所有職工必須從細微處著手,確保基建質量“無瑕疵”,參建人員“無傷亡”。上半年,該公司累計完成基建、技改投資6570萬元,先后完成了110千伏曲霞變、220千伏盛泰變110千伏配套、220千伏黃橋變1號主變擴建、110千伏秦樓2號變擴建等重點工程,為迎峰度夏提供了堅強的“硬件”支撐。為確保農村用電安全穩(wěn)定,該公司共實施513個農網工程項目,新增、更換配變189臺,更換進、出線電纜10.03千米,改造低壓線路354.25千米。 搶修:與時間“賽跑”送“清涼” 8月5日下午,一場雷雨過后,一名“蜘蛛俠”在江平路一電線桿上搶修電力。他叫張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0分鐘前接到搶修命令,江平路一變壓器遭受雷擊停電,他立即帶領搶修人員趕來搶修。身為主任助理的他本可坐鎮(zhèn)辦公室擔任指揮,但他毅然頂著烈日在搶修路上奔波。“大熱天,電對老百姓非常重要,我們不能讓市民長時間汗流不止。” “如今,像張強這樣的突擊搶修人員有10名,我們的任務就是與時間賽跑,盡早把清涼送到每個市民家中。”搶修班班長陳志明介紹,搶修班主要擔負城區(qū)36條10KV高壓線路、532臺公用配變的高低壓搶修以及4000多家企事業(yè)單位、4萬多戶居民用戶的電力搶修任務。 迎峰度夏期間,市供電公司除建立正常的應急救援預案以外,還成立了搶修班“黨員搶修突擊隊”,在市中心設立臨時搶修中心,制定了《搶修車輛道路指南》,以避開交通高峰路段,到達事故現(xiàn)場的時間比往年平均縮短8分鐘。 入夏以來,搶修班共出動3000多人次,行車5000多公里,為廣大用電客戶消除故障、排憂解難1000多起。 調配:統(tǒng)籌保生產保民生 “11068”“11069”“11070”……近期,市供電公司每天都刷新著安全調度紀錄。截至8月10日,我市電網已實現(xiàn)安全調度11070天。 調度崗位是電網生產運行的指揮中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精細調度,一絲不茍’是調度人必備的責任意識。”調度通信中心主任李新平介紹,迎峰度夏伊始,該中心突出安全管理這一重點,堅持每周開展一次安全檢查,每月召開一次安全運行分析會,為全市人民安全用電把好第一關。 7月份,全市城鄉(xiāng)居民生活用電達到3010千瓦時,同比增長16.3%;工業(yè)用電25407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4.69%。面對咄咄逼人的用電需求,如何化解生產與生活的“兩難”角逐,營銷部優(yōu)先選擇“民生”。營銷部黨支部書記嚴文俊帶領工作人員主動深入各園區(qū),勸解企業(yè)錯峰用電和有序用電,重點對“兩高一低”和納入錯峰限產的高耗能企業(yè)提出合理化建議,最大限度地“讓電于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