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 陳浩)一間略顯簡陋的小屋,擠住著10多個看似普通但不普通,看似平凡但不平凡的人,他們正籌劃著自己的“新希望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發展之計。 成立于去年9月的“新希望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是由一群殘疾人合作經營的企業,旨在為農戶提供農業技術信息咨詢服務和保健品知識咨詢服務。隨著公司的掛牌,標志著又一家惠農企業在濱江鎮落戶,它不僅能夠為周圍的農民提供更加便利的農資服務,還能帶動更多的殘疾人加入到創業隊伍中來。 “我們這群人都是在程保糧的帶領下,才有今天這樣的生活。”公司董事程鵬遠說。程保糧是公司的一把手,是他負責籌劃和集資,一手將企業由小變大。 2002年初,由于原來所在單位改制,程保糧失業了。作為殘疾人,他沒有灰心,沒有依靠政府救濟的想法,只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從點滴小事做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通過細心觀察,程保糧發現附近的農民買農藥相對困難。“籌辦一家農資公司,為老百姓提供便利。”當時,程保糧腦子里產生了這樣一個念頭。說辦就辦。起初資金很難籌,但通過多方籌集,終于啃下了這個硬骨頭。然而又有了新的情況出現,附近一家“老字號”農藥供銷商認為程保糧影響了自家的生意,便阻撓其發展。 創業多艱辛。這時,程保糧想到了殘聯組織,他希望殘聯幫助解決創業難題。在鎮殘聯和市殘聯負責人的幫助下,不到一個月,程保糧終于盼來了準許他從事農資服務的經營許可證,圓上了他自主創業、服務群眾的夢想。他的執著,以及為創業勇辟蹊徑的精神,得到了市殘聯的認可,當年即被表彰為“自強模范”。 為把企業做大,去年9月份,程保糧在市殘聯的關心支持下,注冊成立了“新希望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并吸納了十多名殘疾人就業,人均年收入近6000元。 “殘疾人創業,不僅需要資金和技術,更需要膽識和氣魄。”程保糧感慨地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