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清晨或傍晚,城鄉隨處可見市民快走慢跑、習舞跳操、打拳舞劍的身影。提高技能,科學健身已成為市民的迫切需求。活躍在我市各健身點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滿足了市民的需求。 每天清晨,泰興公園里都非常熱鬧,幾十名太極愛好者和著音樂,翩翩起舞。邱金芳阿姨就是其中一員,不過和別人不太一樣的是,每次她都是站在領舞者的位置,來這里參加太極健身的,幾乎都是由她教會的。她還有著一個響亮的稱呼“社會體育指導員”。 為了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我市從上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現在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總數達1961人,實現了占總人口萬分之十六的目標。社會體育指導員常年活躍在全市晨晚練活動點和健身場所上,成為健身指導、活動組織、科普宣傳的主力軍。 為滿足農村群眾的健身需求,今年上半年,我市體育部門還從城區和黃橋鎮區挑選了21名社會體育指導員,組成志愿者服務隊分赴各鄉鎮開展健身指導,實行“菜單式”培訓,為鎮村先期培養1000名健身項目指導骨干,推動太極柔力球、太極劍、健身操、體育舞蹈等簡單易學、適宜面廣的全民健身項目廣泛開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