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鎮何御史府景點工程正在加緊修復,它將成為黃橋歷史文化的新景觀,凸現黃橋名鎮的特色風貌。 8月5日下午,記者在何御史府修復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將屋頂卸下的瓦片逐一清理,并挑揀出年代久遠且有特色的瓦片。據了解,何御史府為明監察御史、太仆寺少卿何棐的府第,原東至黃橋羅家巷、西至馬路、南至西大街、北到珠巷,現存房屋100多間,保存較好的有六進。 黃橋鎮三產辦主任陳琳介紹,何御史府景點修復工程7月初開始,工期在50天左右,將把何御史府恢復成黃橋的一個特色旅游景點,讓人進一步了解黃橋的歷史文化。 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修復的是“18間樓”,磚木結構,上下二層,最北上下十間,兩側耳樓各四間,樓上樓下均有走廊,樓板雙層,木格門窗、欄桿古色古香,至今保存完好,俗稱“18間樓”。黃橋鎮同時開始修復鎮內東大街的“裕泰和”茶莊,前后四進屋,全部景點修復將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保持歷史文化的應有內涵,整體考慮道路交通、功能布局、鄉風民俗、旅游線路等,把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成旅游新亮點,組織申報黃橋古街區AAAA景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