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份以來,我市水稻集中防治已進行了三次,8月6日又將進入集中防治期。短短一個多月,防治密度高達五次,問題關鍵在于水稻進入分蘗期和生產中期,病蟲害頻發,不以猛藥噴施,難以消除田間病蟲害。 全市許多水稻種植戶認為,今年水稻生產進入分蘗期以后,防治時間較為集中,防治量也較大,為何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呢?作為全市水稻病蟲害測報及選擇防治佳期的市植保站認為,今年水稻進入分蘗期后,病蟲害發生量大。市植保站副站長徐優良告訴記者,今年五代稻縱卷葉螟主要由外地補充進入,以及本地蟲源混合產生,由于蛾期比較長,從7月23日以來一直持續到8月2日,加之目前所使用的藥劑期比較短,因此這幾次都必須連續防治縱卷葉蟲。 除了稻縱卷葉螟,目前危害水稻生產的蟲害有白背飛虱、褐飛虱,病害有紋枯病,從市植保站抽測情況來看,今年發生率、發生量均居中等偏重程度。從水稻安全生產角度出發,市植保站合理確定防治時間,確保今年水稻秋熟獲得高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