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堡鎮郭寨村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發展苗木基地300多畝。同時,自主研發栽培技術,增加品種,提高效益。 7月31日上午,記者來到郭寨村的益民苗木花卉基地,看到基地內一片繁忙景象。村民們告訴記者,過去這種“金森女楨”的苗木都是從外地購進,然后再自己栽培。現在,他們從外地請進了農技師,研制了專門的藥水,自己進行剪枝育苗,只需25天就能育活,大大減少了成本,增加了效益。現在基地內50多個品種的花卉苗木大部分都是靠他們自己育苗、栽培,成活率達到95%以上。 宣堡鎮郭寨村益民苗木花卉基地總經理劉書明介紹,這種苗一畝田可以栽種4萬棵左右,價格5毛錢一棵,毛利潤在20000塊左右。 2008年,劉書明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承包了村里300畝農田用于花卉苗木的種植,當時一些人懷疑,投入那么多能收回成本嗎?兩年來,劉書明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地運行上,跑市場、請專家、分析土質、篩選苗木花卉品種,現在,他盤活了300畝農田,基地內一年四季花紅樹綠,每天都有120多名村民在基地忙碌。最近,劉書明還從外地引進了叫“藤本月季”的新品種,他說這種月季象藤蔓一樣,可以爬滿柵欄、墻頭,開出各色月季,銷售前景看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