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蔡金保 通訊員 郭國榮 實習生 丁曦)日前,我市召開銀杏產業座談會。銀杏加工企業、流通企業及協作部門等20家單位負責人圍繞加快銀杏產業發展主題暢所欲言,分析弊端,建言獻策,期望重振我市銀杏之鄉的雄風,讓果農增收得實惠。 我市有10多家銀杏加工企業,今年上半年消化白果720噸,總產出6000多萬元。銀杏產業總體處于開發的初級階段,主要表現在原果價格太低,果農效益不高;企業的規模偏小,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業重復生產,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市場覆蓋面不廣,市場占有率較低;企業之間的聯合度不高,凝聚力不強。 針對上述突出問題,座談會提出,要扎實有效地推進我市銀杏產業快速、高效地發展,逐步實現“發展銀杏產業,促進果農增收”的戰略目標,必須確立“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產業聯動、科技支撐、品牌引領”的總體思路,強化政策引導,構建發展平臺,實現產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市場化運作,形成穩定的種植業、先進的加工業、活躍的流通業、興旺的旅游業,統籌協調銀杏產業化發展。要在“引導、整合、服務、突破”方面做文章,以規范行業管理、出臺扶持政策、鼓勵自主創新、整合有效資源、增強服務意識、強化市場開拓為工作重點,以資金和政策為杠桿,積極引導企業朝著高科技、差異性、互利化方向發展。 座談會指出,要切實轉變觀念,確立企業主體的理念。銀杏加工企業要走產業化經營之路,盡快融入現代農業市場;產業化經營要依托基地,每個銀杏加工企業都要建立基地。各企業要準確定位,避免主打產品重復建設。提倡合作共贏,避免惡性競爭。要制定產業規劃,堅持持之以恒地抓實施。要強化宣傳,加強行業管理,優化服務,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成果轉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