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老小區整治過程中,施工單位堅持陽光、公開建設,小區居民代表對施工全程進行監督,真正做到了自己的小區自己監管。 7月25日下午,榮泰小區里,施工人員正在將剛埋下不久的下水管道挖出,對下水走向進行重新設計建設。據了解,這里的下水走向有問題,最早是由工程的市民監督員發現的,他將問題匯報到了監理單位,監理單位立即要求施工單位進工程進行整改。 今年的老小區整治,市建設部門真誠邀請各小區派出群眾代表參與,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監督。到目前,第一批改造的8個小區,共聘請社區群眾監督員27名。群眾代表每天都會到工地督查施工細節,聽取群眾意見,發現問題現場反饋,或者向主管部門及時反映。 群眾監督員馬濟民告訴記者:“我覺得這樣的方式很好,把群眾和施工單位還有政府的建設部門直接聯系在一起,讓工程更加公開透明,受到了居民的好評。 【新聞鏈接】舊貌換新顏 百姓更宜居 國慶新村、國慶二村、商井新村陸續開始整治,標志著今年全市老小區整治一期工程已全面啟動。據了解,從今年開始,我市將陸續對16個老小區進行整治改造,使老小區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提升居民幸福感。 近年來,由于早年開發的住宅小區規模相對較小、布點分散,加之年代久遠、設施陳舊,已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老小區居民迫切需要通過實施綜合整治改善居住環境。從今年開始,我市從眾多老小區中精心選擇矛盾問題突出、群眾反響強烈,同時具有一定代表意義的16個老小區作為整治對象。整個工程總投入2000萬元左右,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工程重點對國慶新村、國慶二村、商井新村、松園小區、佳寶小區、聯盟新村、體育巷小區、榮泰小區進行綜合整治;二期工程重點對泰盛新村、嵐苑小區、西郊新村、韭菜橋新村、國慶新村七區、萬福小區、仙鶴灣小區、勞動新村進行綜合整治。重點組織實施道路改造、綠化亮化、管網改造、設施完善、管線整改、環境整治等六大民心工程,基本達到小區管網通、路面平、路燈亮、綠化新的目標。 市住建局副局長封保興表示,將對工程的質量嚴格實行專一監理,街道、社區監管,群眾代表監督,住建局和泰興鎮實行全過程的現場管理,這樣使整個工程有條不紊地進行,讓民心工程真正造福于民,成為放心工程。 據了解,今年6月份,我市老小區整治改造一期工程已先期啟動,共計鋪設混凝土路面6.32萬平方米,新增雨水管道8466米,新建雨水井602座,更換污水管道1.11萬平方米,疏通污水管道2473米,新建窨井628座,更換路牙5155米,清淤化糞池575座,改造化糞池135座,墻面刷白4.6萬平方米,新建公示欄13組,新建垃圾房88座,新增綠化面積3.52萬平方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