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后,工業企業產銷迅速復蘇,我市傳統的叉車產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80多家相關企業產銷兩旺。 記者最近在達力機械有限公司了解到,企業已經新引進了折彎機設備,以滿足生產需要。今年叉車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勢,企業加大先進設備的投入,提高生產能力。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相對于去年金融危機時的產銷量,今年的訂單呈現出了爆發性的增長,市場需求量已經遠遠超出企業現有的生產能力。在加大設備投入的同時,目前他們正大規模招工,以迅速擴大產能。 在華峰機械、勝達機械等規模相對較小的叉車生產企業,記者見到的同樣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加班加點、趕時間交貨成為這些企業當前的主旋律。 我市的叉車產業主要集中在黃橋及其周邊鄉鎮,小型企業及作坊式企業有80多家,主要生產手動液壓搬運車、裝卸車,部分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通過新品開發,開始生產電動產品,產品以國內市場為主。在經歷了金融危機的陣痛之后,目前,整個叉車行業已迅速復蘇。泰興市叉車行業協會會長嚴文奇預計,今年全市80家叉車生產企業銷售量將增加30%左右。 【記者觀察】叉車業壯大必須轉型升級 我市的叉車生產始于1976年,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繁衍,目前已經有80多家相關生產企業,但這些企業中多數是小型企業和作坊型企業,規模最大的年銷售只有2000多萬元。而且產品主要集中在手動液壓搬運車、裝卸車等檔次較低的產品上,由于技術含量低,可以很快復制,也就造成了這些企業為爭奪市場相互壓價,削弱了企業的贏利能力和發展能力。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訂單雖然多,但利潤也較低。 據介紹,同樣的叉車產品,浙江等地已經出現規模超過10億元的企業,而我市的叉車企業由于規模小、實力弱,缺乏品牌意識,很難實施大投入、實現規模的迅速擴張,其中不少企業仍處于有單開張、無單關門的低層次發展路子上。目前,達力機械等企業開始主攻電動叉車產品,實施差別化發展。據市叉車行業協會負責人介紹,本地叉車產業集聚在國內市場有一定影響力,但給客戶的總體感覺還是低水平的無序競爭。加快發展,必須轉型升級,走內涵與外延共提升的發展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