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耿鳳)記者日前在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發現,雖然高溫已經持續好幾天,因中暑送往醫院的病人卻寥寥無幾。“與往年相比,我們今年還沒收到中暑的病人。”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于厚南介紹。 在泰興公園的動物園內,記者看到,狗熊正貪婪地享受著飼養員送去的冰鎮西瓜,金錢豹躺在水池里,一名飼養員正用自來水管為它淋浴。由于泰興公園采取了多種降溫消暑措施,動物們各得其所,生活無憂。市園林綠化管理處副主任楊留根告訴記者,為防止一線職工中暑,確保職工夏季室外工作安全,物業公司在公園的大力配合下,及時為職工配發了夏季工作服、遮陽帽、手套;及時發放風油精、仁丹等防暑降溫藥品;及時調整工作時間,避開中午高溫時段,利用早晚溫度相對較低的時間補缺補差。 中午,記者登上一輛公交車,一股熱氣迎面而來。記者看到,司機已被太陽“烤”得滿面油光,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身上的白色T恤,后背已經被汗水浸透。他告訴記者:“公交車往返全程接近1小時,一趟車跑下來,通身都會濕透。我們都會隨身攜帶兩條毛巾,毛巾上面可以灑清涼油,里面可以包冰塊,降溫效果還不錯。我們公司全天為司機供應綠豆湯、冰鎮礦泉水、西瓜等消暑飲品,到目前還沒有一個司機因為中暑請假的。” 在市區東門某建筑工地,工人們正揮汗如雨,加緊建設。“除了臨時辦公室,其他地方是無法用空調降溫的,工人們只好隨時補充水分。”工地負責人張進告訴記者:“我們這里預備了汽水、綠豆湯以及藿香正氣水等藥品,供工人們飲用。高空作業的崗位,一般是兩人倒換,一人作業一個小時左右要休息一會兒。” 于厚南提醒廣大市民:要預防中暑的發生,除了盡量避免在日照最強烈的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外出,還應該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保持室內通風,高溫下工作時間不宜過久,降低勞動強度,保證充足睡眠,盡量穿透氣、散熱的棉質衣服。年老體弱、孕婦、肥胖及有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極易發生中暑,一旦出現頭昏眼花、乏力、口干等癥狀,應馬上在陰涼通風處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濕敷,隨后立即到醫院就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