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分界鎮的孟林給《大眾關注》欄目打來電話說,他在廠里上班時不慎被砸斷了三根手指,目前住院已經一個月了,但是這些天,廠里卻不再支付治療費。 今年23歲的孟林,雖然右手包扎著厚厚的紗布,但記者明顯可以看出中間的三根手指短了一大截。5月19日在工廠里的一次意外,讓他失去了三根手指。 孟林在那個工廠做模具工,那天在沖床上沖模時,突然之間機器就砸了下來,手就打傷了。受傷以后,車間主任把他送到了醫院,并對孟林說,不用擔心醫療費用。 在接下來的治療中,廠里也確實做到了盡心盡責,出資讓孟林到上海六院進行了手術。回到泰興人民醫院后,每天還送飯送菜。但不久前,廠里的醫療費用就開始接應不上了。 孟林的家人到廠里去討要說法,廠里的答復是,孟林可以出院了。 廠里一直都在為孟林積極地提供治療,但是為什么幾天前突然發生變故了呢?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帶著這個問題,記者來到了孟林所工作的工廠了解具體情況。 這是一個規模很小的私人企業。在車間里,記者見到了車間主任錢軍。孟林受傷后,一直都是他代表工廠在處理相關事情。錢軍說,目前他們確實停掉了孟林的醫療費。錢軍告訴記者,醫生說孟林已經可以出院,但是他堅決不出院。老板一直在外面,車間主任拿不出錢來,所以就對孟林說,費用自己可以先墊,到時候肯定會解決。 錢軍說,目前廠里已經為孟林用掉了兩萬多元。就在記者了解情況的過程中,孟林和他的家人突然來到廠里,一家人紛紛譴責工廠不負責任。錢軍告訴記者,從18號早上他們一家人就來廠里鬧了,孟林的父母還睡在車間里,一到這里就停企業的電。 錢軍說,孟林家人住到車間里來,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產,現在他們幾乎停工了。孟林的家人則說,他們之所以要這樣做,就是要逼著老板出面解決問題。 一邊是孟林的家人要求廠里繼續支付醫療費,甚至采取了住進廠里這種手段;另一邊是廠里的老板外出要錢,車間主任又無錢支付。事情似乎就這樣僵持著,那么從法律的角度來看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律師認為,目前雙方關于醫療費支付的矛盾,完全可以通過協商來解決。現在糾結在誰先支付醫療費這個問題上,只會耽誤了孟林的治療。濟恒律師事務所主任常國進告訴記者:“我們認為企業可以和職工進行充分協商,拿出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為了及時醫治,職工可以先行墊付相關費用,事后憑墊付的相關票據向企業主張權益。” 關于孟林的父母和家人,為討要說法睡在了工廠車間里,常國進律師認為,這樣的行為是法律所不支持的。常國進說:“我們不主張侵犯企業的合法權益,擾亂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而應當申請勞動仲裁,不服仲裁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律師認為,孟林的案例是一起典型的工傷維權案例,對于處理這樣的案例,國家相關部門和法律都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可操作性比較強,只要按照規定的步驟,一般都能很好地維護工傷職工的權益。職工工傷事故發生之后應當及時要求企業為其申請工傷認定,如果企業拒絕,他可以自行在一年之內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受傷職工相關工傷待遇都應當由企業承擔。 在這里,記者一方面建議孟林的家人先行墊付醫療費,畢竟治病是最重要的,當然也不能采用一些過激行為;另一方面,記者也希望工廠能拿出積極的態度,讓企業老板盡早和孟林家人達成協議,因為,事情早晚總是要解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