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蘇國興通風設備有限公司黨支部收到職工嚴圣平和周偉的入黨申請書。今年來,該公司已建立10多人的共產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隊伍。至目前,公司有黨員38人,黨支部6次被市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等。 國興公司創辦于1993年,只用3年時間就占據了國內行業70%的市場份額,產品遠銷德國、日本等國家,去年實現銷售收入近億元、利稅1800多萬元。從一個只有幾十人的個體作坊發展成為一個擁有520多名職工的同行業大企業,國興的發展為何之快?公司總經理張國興深有體會地說,“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公司成立了黨支部,這個戰斗堡壘發揮了極大作用。” 和不少私企一樣,國興公司在創業初期實行“家族制”。時間長了,工人們在沉悶的氣氛中工作,產品質量提不高。張國興的一個親戚負責廠里的物資供應,老是抱怨收入不高,在采購中吃回扣。 “人不是機器,在精神上有需求,單靠工資、發獎金不能凝聚人心;一個企業即使是私營的,也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少。”張國興當時已開始意識到這一點,特別是一件事堅定了他的想法。1998年,在公司申報質量體系認證的關鍵時刻,共產黨員徐慶榮、陸金鳳等帶頭連續幾個月夜以繼日,從培訓員工到完善各種制度,確保了一舉通過認證。事后,沒有一個黨員要一分錢的補助。 于是,1999年9月,國興公司黨支部正式成立,這在我市私業企業中是第一家。 黨支部成立后,公司出臺了《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標準和考核要求》,制定了職工行為規范,并將考核結果直接和職工工資掛鉤。公司形成了“求質求快求效益,為國為廠為職工”的企業精神。文明職工評比、文體活動、職工思想教育例會、青年員工家長座談會等活動按計劃正常開展。同時,投入100多萬元,建起職工活動之家、黨支部活動室。落實了黨員聯系職工、民主生活會等10項工作制度。黨支部還開展了“黨員責任區”活動,黨員掛牌上崗。 “公司把我們當回事,我們就把公司當自家的”,共產黨員、支部委員兼公司團支部書記申建波告訴記者,現在,公司的重活、粗活、臟活和關鍵的活,黨員搶著干;突擊性的工作,都是黨員沖鋒在前。 前年,常州一家外資企業急需配套巨型風管。供貨合同簽訂后,因原材料供應不上,難以如期完成,而逾期需賠償100萬美元。困難面前,黨支部主動請纓, 2名具有專業技術的共產黨員牽頭負責,組成6人突擊小組,帶領職工奮戰7天7夜,終于如期交貨。 去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的工程分公司經理封兵,帶頭深入一線,一年現場解決20多個難題,為公司增加銷售收入1000多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