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人看來,退休了,人生已步入了黃昏,養花種草、修身養性、頤養天年應成為生活的全部。但黃橋鎮的王山泉卻選擇退位不退休,擔任了鎮“五老”志愿者、王莊村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為培養教育青少年一代嘔心瀝血,用自已的滿腔熱情燃燒出一片絢爛多彩的“夕陽紅”。 關心下一代成長,對老同志來說,是良知、是責任、是義務。王山泉說,他退休之后,把目光一直注視著孤兒、特困生、初高中畢業落榜生。大王村7組正在讀小學五年級的王朵,父親因患肝病去世,母親離家出走后他便成了一名孤兒。今后小王朵的生活學業怎么辦?正在服藥治療的王山泉在病床上怎么也躺不住。老伴勸阻說:“你病成這樣子,還去管孤兒的事,能管得過來嗎!”,“知道一個,就要關心一個。我自己木已成舟,可正在成長的孩子需要幫助呀!”王山泉帶病一連在小王朵家呆了好幾天,幫助料理了小王朵父親的喪事。 隨后,他又和老伴商量,準備領養小王朵。老伴流著眼淚說:“我不是心狠,你自己還不知道能過多少年,我的身體也不太好,如果半途而廢反而害了人家!你要真心關照,出去走走,幫助找一個人家收養。”老伴的話也不無道理。于是,王山泉跑東走西,找了好幾戶人家,可人家一打聽小王朵的父親兄弟三人都是英年早逝,恐有遺傳,不敢收養。有人建議把這孩子送給政府,王山泉說:“不能推給政府,關心青少年,大家有份,人人有責呀!”在王山泉的耐心說服之下,小王朵最終由他的小姑領養。為了讓小王朵隨遠在珊瑚鎮的小姑就地入學,王山泉騎車多次往返于兩個鎮的中心小學,幫助辦理了轉學手續。同時,除自己捐款外,又親自寫報道,通過媒體向社會求助,為小王朵落實了學習和生活費用。 大王4組王邦達家境困難,一家有3人生病,兩個臥床不起,想讓正在黃橋初中讀書的孫子輟學。王山泉親自去學校反映情況,為其解決入學困難。9組已上初一的小王苗,爸爸重癥肝病,媽媽患嚴重精神病,爺爺80多歲。王山泉從小王苗上小學開始,每學期都去學校為其聯系減免費用,幫助落實補課老師……可以說,凡是村里的困難兒童,只要王山泉知道的,他都會給予關心,奉獻自己無私的愛。 王山泉關愛青少年,是無求的。他常說,關愛青少年不為名,不為利,為的是他們健康成長。村里有一少年王某,有偷竊惡習,凡被他偷過錢的居民親友無不深惡痛絕,弄得家長抬不起頭來,幾次下決心要送孩子去勞教。對這樣的孩子,王山泉想管,卻遭到家里人反對。老伴說:“你自己重癥在身,哪來的精力去管閑事?”是的,王山泉除患肝癌外,心腦血管也有問題,速效救心丸常年不離身,加上胃病、肺囊炎、腎結石、坐骨神經疼等多病纏身,應該好好治療、保養?赏跎饺f:“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挽救一個失足少年,等于救人一命,不能讓這個孩子破罐子破摔!” 幾年來,王山泉經常找王某談心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喻之以法;親自陪王某看法制教育影片,給他講法制故事,指導他看法制書籍。為了促其轉化,王山泉一方面動員王某的家長退回贓款,一方面勸導親朋好友以誠相待,多加關愛;鸫鬅o濕柴,功到事不難;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某終于改邪歸正了,去年考入泰興中等專業學校。為防止他“舊病復發”,王山泉只要見到他從學校放假回家,都主動找他談心,講一些青少年自學成才、艱苦成才、改造成才的事跡,使他深受教育、深受鼓舞。王某的家人為了感謝王山泉的幫助教育,曾給他送來價值幾百元的禮,他婉然謝絕了,說:“孩子走上正路,健康成長,比什么禮都重要!” 王山泉關心下一代,不局限于左鄰右舍和本村本組,凡是需要幫助的,外村的他也有求必應。野田村一學童錢蕾,父親患心臟病常年臥床不起,母親體弱多病,上有年邁的爺爺奶奶,下有一個正在上學的弟弟。為了使小錢蕾順利完成學業,王山泉給學校、給省市領導、給一些民營企業家多次寫信,尋求援助。在政府和社會的關懷之下,錢蕾以泰興市總分第三名、女生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北大。其中王山泉給予的暗中相助,連小錢蕾本人至今也不太清楚。 老驥伏櫪志彌堅,捧出愛心獻未來。多年來、王山泉自找“苦”吃,“苦”中求樂,踐行著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的誓言,把精力、余熱和愛心全部奉獻給了下一代。只要青少年能健康幸福地成長,就是他最大的樂趣和欣慰。(文中學童均為化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