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宏飛 特約記者 葉新生)6月17日,記者在曲霞鎮印達村葡萄種植園看到,部分連體大棚及單體鋼筋結構大棚已經建成,7月份全部建成生產。屆時,這里將建成1000畝集生態、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特種蔬菜種植小區。 市委農工辦主任費金山介紹,全市10個重點示范村,將因村制宜分步實施“三項工程”,推進“四區”建設,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實現“六化四有”目標。即:產業優化,一村一個主導產業;道路硬化,村莊主次干道硬質化率達100%;村莊綠化,綠化覆蓋率達30%以上;衛生潔化,實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集中處理;河塘凈化,達到坡平、岸綠、水清要求;環境美化,做到村容整潔,環境宜居。每個村都有科學合理的村莊建設規劃,有功能完善的村綜合服務中心,有規范健全的長效管理機制,有富有特色的農村文化。 “今后三年,將在10個重點村整體推進三項工程。”費金山介紹,推進拆破建新工程,打造有序村莊。每個村將所有規劃集聚區莊臺內主干道、主河道兩側的破舊輔房、斷墻殘壁、簡易廁所、違章搭建、雞棚鴨舍全部拆除,并根據規劃,統一新建。推進村莊農戶墻面出新工程,打造整潔村莊。有計劃、有步驟實施農戶墻面統一出新,需鑲貼的統一鑲貼,需粉飾的統一粉飾,達到色調基本一致。推進村莊景觀綠化工程,打造美麗村莊。“主要實施三個層次的景觀綠化,即庭院景觀綠化、河道景觀綠化和公共景觀綠地建設。”庭院景觀綠化主要圍繞家前屋后和通戶硬質路兩側,因戶制宜實施灌木及花草綠化,力求上品味、創特色。河道景觀綠化圍繞莊臺內的主要河道,實施河坡及青坎景觀綠化,根本杜絕河坡及青坎種植莊稼現象,形成“一河一景”的格局。村莊公共景觀綠地建設,主要圍繞村部、工廠及村莊主干道兩側等公共地塊,規劃實施有較高品味的景觀綠化,使之成為農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在“四區”建設上,突出秸稈集中堆放小區建設,以村民小組或自然莊臺為單位,利用村莊公地或適度流轉土地,將農戶秸稈實行集中堆放,做到隱蔽歸整,防止形成視覺污染。突出集中養殖小區建設,限制傳統散養做法,統一規劃建設有一定規模的畜禽養殖小區,讓有意向的農戶一律進小區集中養殖。突出蔬菜種植小區建設,通過利用村莊公地或適度流轉土地,以村民小組為單位設立農戶蔬菜種植小區,騰出家前屋后空地實施庭院綠化工程。因地制宜推進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 50%的重點村完成農民集中居住小區規劃設計并穩步建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