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春繭上市的時候,今年的行情如何?農戶養蠶的積極性高不高?一起來關注。 6月12日是春繭上市的第一天,記者在分界鎮蠶繭站門口看到,前來交售蠶繭的農戶絡繹不絕,個個喜笑顏開。 剛賣了蠶繭還在數錢的分界鎮蠶農汪雨林高興地說,去年他同樣養了兩張春蠶,只賣了1600元。而今年的價格比去年高很多,每公斤能賣到38元,比去年高出了13元。一旁的蠶農陸懷樂湊過來說,他已經兩年沒有養蠶了,今年經不住村里蠶桑員的勸說,才試探性地養了1張春蠶,沒想到賣了1406元。嘗到甜頭的他,立即預定了兩張秋蠶蠶種。 記者在采購中也發現,送到蠶繭站的,多是如皋、海安一帶的農民,我市地產蠶繭真正大量上市,蠶農說還要再等一個星期。 分界鎮沈界村的周紹良子女都在外打工,老兩口今年在家養了4張蠶繭,密密麻麻的蠶寶寶鋪滿了三間屋子。周紹良和老伴每天要給春蠶喂三頓桑葉,每次都要到桑園里摘三、四車才能保證春蠶食用,很是辛苦。春蠶即將吐絲結繭,一個星期左右就能上市。周紹良從蠶繭收購點打聽到價格后,心里甭提多開心了。 據了解,分界鎮沈界村有近百戶村民養了春蠶,最少的一家也養了一張蠶,大多數都是在一星期后上市。 【記者觀察】蠶商說價格 難以再上漲 近期,中國國內蠶絲價格的暴漲,成為繼辣椒、大蒜之后新的關注點。是什么原因造成蠶繭價格如此高昂?是不是秋蠶的價格還會上升?記者也向蠶繭收購商了解了一些情況。 蔡子龍是浙江湖州某絲織廠的采購員,每年都要和同事一起來分界鎮的沈界村設個收購點,直接從桑農手中收購蠶繭。對于今年的蠶繭收購價格,他是直喊“吃不消”。對于為什么今年會有如此高的價格,他分析說,主要是養蠶的少了。 由于去年蠶繭價格偏低,今年春蠶養蠶大戶都減少了養殖張數,有些養殖戶就干脆不養了,更有一些桑農將原先的桑林伐去,改種其他經濟作物。加上現在生絲出口好轉,工廠缺貨,而且物價上漲、人工成本上漲,種種因素加起來導致現在蠶繭價格高漲。蔡子龍也分析說,由于春繭價格比較高,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夏蠶、秋蠶的養殖數量,可能到那時,蠶繭價格不會象春蠶這樣提升幅度這么大,但降價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編后】價格上漲,歸根結底還是市場規律決定的。業內人士提醒。對于沒有桑樹或者存桑不足而準備擴桑的農戶,希望理智決策。最根本的,一方面要推廣養蠶新技術,提高單位面積的養蠶效益;另一方面要利用間種間養的方式提高養蠶的綜合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