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個不含水分、全面意義上的小康社會,關鍵在農村。時值三夏大忙之際,市供銷社深入掛扶村,結合自身職能,保證農資配送及時到位,便農惠家。 珊瑚鎮新橋村的李大龍在村里開了家農資經營店。眼下,他開的這家農資店生意紅火,經營幅射范圍涉及本村及周邊兩個村莊。 作為新橋村的掛扶機關,連日來,市供銷社負責人多次到村組,研究解決李大龍擴建農資經營店事宜。 這些天來,位于珊瑚集鎮段的新農陽光購物廣場主體工程已經結束,目前進入室內外裝修階段。這家由曹埠村吸引本村能人投資建設的購物廣場,營業面積3100多平方米,解決本村勞動力50多人。購物廣場從設計籌劃、現場指導到員工培訓完全由市供銷社一手包辦,接下來的加盟配送也在著手實施,曹埠村正是供銷社上一輪的掛扶村。 【新聞鏈接】從“輸血”到“造血” 掛扶成效明顯 在新一輪的“百村千戶”掛扶工作中,市級機關與掛扶村共同轉變觀念,努力實現扶貧與扶志相結合,改變重基礎建設輕經濟發展、重“輸血”輕“造血”的扶貧思路,掛扶成效明顯。 古溪鎮溪北村是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掛扶村,今年他們扶持的一家玻璃儀器廠順利投產。今年前5個月實現產值300萬元,吸引了本村20多名勞動力。 在扶持工作中,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堅持多頭多路,出主意想辦法。兩年來,除幫助上爭和協調資金195萬元、改善村辦公條件及村基礎設施外,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與村集體共同招引能人種植規模農業200畝,另有300畝大棚蔬菜正在發展中,今年剛發展起來的200畝螃蟹養殖基地,可實現土地年租金16萬元。 近年來,我市市級機關真抓實干,在增加集體和農民收入、幫扶貧困戶、基礎設施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掛扶工作有聲有色。僅2009年,66個掛扶部門為掛扶村發展高效規模農業4800多畝,累計開發三產工業項目38個,已有45個掛扶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或超過5萬元以上,為掛扶村年度實際投入資金3萬元以上的58個,其中超過10萬元的12個部門,資金的注入,強化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