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宏飛 通訊員 蔣康賢)12個人,承擔著曲霞、張橋、廣陵三個鎮區1000多納稅人的稅收征管服務工作; 三年來,該分局稅收入庫額均在高基數的前提下以30%的增幅逐年遞增; 在駐地鎮黨委每年組織的基層站所作風評議中,連年位列第一,連續兩年躋身市四十佳基層站所和泰州市百佳站所行列。 這就是位于曲霞鎮的市地稅局第七分局。 每日一學成制度 6月4日中午午后12時30分許,記者在七分局二樓會議室看到,全局人員正在分局長陳永華的帶領下學習《廉政準則》。 陳永華告訴記者,在七分局,每個工作日的午飯后一小時,是大家集中學習的時間,這已在七分局成了一個不成文的硬性規定。學習的內容包括財稅業務知識、稅法、黨的政治理論讀本等,每天都有詳細的學習計劃。并正常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做到一月一主題,定期交流學習心得,凈化大家的心靈,陶冶大家的情操。 同時,該分局定期組織人員崗位交流,讓大家在稅收征管各個環節進行鍛煉,并組織大家參加全國稅務系統“三師”資格考試,促進業務技能的提高。 在七分局,從分局長到普通人員,個個都是崗位操作能手,人人都能堅持廉潔治稅,沒有一人在廉政問題上受到納稅人的投訴,分局被評為江蘇省地稅系統文明單位、泰州市廉政文化示范點和泰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收好稅,但不死收稅 依法征稅、組織收入是稅務部門的天職。多年來,七分局堅持妥善處理好“收死稅與不死收稅”的關系,想方設法為納稅人服務。 一方面,積極開展“咨詢服務”,組織大家送稅法進企業、進村莊、進學校、進機關,將稅收征管手冊分發給納稅人,讓大家明白繳稅。另一方面,為納稅人提供個性化的提醒服務。在納稅申報期的最后一天,以及稅收政策變化后的10天內,該分局都通過多種途徑對相關納稅人進行善意提醒,使納稅人盡量避免失誤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同時,該分局還主動為企業開展納稅評估和匯算業務輔導,特別對運轉困難的企業,只要法律許可,將給予一定的稅賦減免。 位于張橋鎮內的市宗雪章煙花爆竹有限公司,由于經營質態不佳,1.7萬平方米的廠房閑置面積達1.6萬平方米,年需繳納土地使用稅5萬元。 “如果依法對該企業一次性征收到位,企業肯定承受不起。”陳永華說,對此,該分局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并幫助企業組建營銷網絡,使企業重現生機,去年實現銷售25萬余元。 份外的事兒也要管 稅官參與矛盾糾紛的調解處理工作,看似多管閑事,但在陳永華的眼里,閑事管好了,一能促進一方的社會穩定,二能促進稅收征管水平的提高。 6年前,曲霞鎮區的市環星服裝輔料有限公司和市金宇車輛附件廠相鄰而居,兩家企業卻因原先一條不規則的圍墻而發生爭執,甚至動了粗。這一鬧,雙方僵持了近6年時間。 前年下半年,陳永華到任不久,聽說這一情況后,主動向當地黨委、政府請纓,著手解決這一遺留問題。 接下來的半年多時間,陳永華一直奔走在兩家企業之間,找業主逐個談心交心,找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了解情況,面對面協商座談30多次。“我曾在曲霞工作過,有一定的人脈關系。”陳永華說,這段時間,深更半夜回家是常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春,兩家企業負責人的手終于握到一起,并將圍墻推倒,對廠容廠貌進行了重新整理。 市金宇車輛附件廠廠長盧翔說,企業形象改觀了,來廠洽談業務的客戶也逐漸增多,生產經營形勢日益看好。目前,這兩家企業已成為鎮上的納稅大戶。 稅官成了引稅人 這兩天,投資3000萬元的生物制品項目在曲霞鎮開工建設。鎮黨委宣傳委員張軍說:“這一項目的順利落戶,功勞應該記在七分局稅官徐剛的頭上。” 早在2008年的一次朋友聚會中,徐剛認識了靖江客商曹瑞均,從他的口中得知其有資金有項目,但苦于沒有廠房和土地。 當時,曲霞鎮有一家企業近3000平方米的廠房處于閑置狀態。第二天,徐剛就將這一信息向當地鎮黨委主要負責人作了匯報,并將曹瑞均帶到現場進行察看。經過雙方商定后,不到半個月,生產高頻爐鑄鋼產品的市仁和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當月實現產值300多萬元。同時,還給所租賃企業及鎮內其他兩家企業帶來了配套產品,真可謂“一花引來百花香”。 今年3月,曹瑞均決定投入3000萬元、征地20畝上馬生物制品項目,徐剛知曉后,又和其他稅官一道主動幫助其辦理土地、證照等手續,前后不到20天時間,江蘇喜馬拉雅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目前,土建工程正順利推進,年內將竣工投產,可新增銷售1億元。 “七分局的稅官真是我們的引稅人。”張軍由衷地贊揚七分局的稅官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