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新街鎮東河村業主胡玉生的蔬菜大棚內一派忙碌景象,10多名中年婦女一手挎籃、一手麻利地采摘青椒、茄子。“這些婦女都是今天上午通過電話聯系,臨時請過來搞突擊的,她們有經驗、工效高,干活得心應手,很受歡迎。”老胡一臉笑容、侃侃而談,“她們的報酬一般按工作量計算,也有的按時計酬,干完活就結帳,盡管用‘鐘點工’工資支出高一些,但按工效來算,還是很合算的,而且解除了用工的燃眉之急。”據統計,目前新街鎮像老胡這樣使用“鐘點工”的業主已不在少數,直接服務于高效農業的農民“鐘點工”已達100多人。 近年來,隨著新街高效農業的加快發展,越來越多的“田老板”深感力不從心,于是農民“鐘點工”應運而生。專業大戶或業主一旦活計較多、忙不過來,就通過電話聯系,請來“鐘點工”幫忙。“鐘點工”隨叫隨到,按時計酬,有技術特長的可當面協商、額外加薪。據了解,一個技術熟練的“鐘點工”,每小時的薪酬可達10元以上,比固定工高出兩倍多。“鐘點工”這一機動靈活的用工方式,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用工矛盾,保證業主不誤農時、不誤生產,又為農閑季節的農民提供了用武之地,促進一些農民鉆研技術、增加收入,可謂互利雙贏、各得其所。“現在農田都是機械化,自己家里的活很快就忙完了,空閑時間就去別人家‘打零工’,掙一點‘外快’。”正在胡玉生大棚內干活的農民嚴燕筱高興地說。 新街鎮農技服務中心主任劉根新介紹,今年來,該鎮一些技術好的“鐘點工”頻頻受到外地老板和業主的邀請,不少“鐘點工”已跨出鎮區,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那些身懷絕技的“鐘點工”更是受到市場青睞,逐步走俏鄉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