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蔡金保)5月23日,分界鎮農機手李小進來到該鎮農業服務中心,訂購了3臺東洋手扶新式插秧機,并一次性交納購機款16800元。該鎮今年新增新式插秧機31臺,購機款已全部解繳到位。 分界鎮琪盛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琪介紹,各級政府加大對農機購置的補貼力度,有力調動了農機戶購機的積極性。今年在沿河、開陸、分界三村建設5000畝中稻高產方,全部推廣機插秧技術,從本月22日開始,合作社集中統一育秧,為農戶提供育秧、栽插一條龍服務。全鎮今年機插秧面積已落實2萬畝,比去年增加了3000畝。在保障本地機插秧作業需求的同時,合作社積極組織跨區作業,眼下已在淮陰地區拿到了一份機插秧訂單。一臺新式插秧機一季可作業200畝,畝收費90元(包含塑盤育秧),當年就可收回成本。且機插秧有利于水稻高產優質,比直播稻畝單產增收8%—10%。 珊瑚鎮鎮前新村率先在全鎮開展商品化育秧試點,成立了連心農機專業合作社,全村近年來商品化機插秧面積已占水稻總面積的90%以上。該鎮以點帶面,實行專項考核,以獎代補;重點抓技術培訓,提高塑盤育秧水平與機插秧質量,取得明顯成效。全鎮2.9萬畝水稻面積,已擁有新式插秧機43臺,去年機插秧面積近萬畝,占中稻面積的30%。今年新增一批插秧機,機插秧面積可望比去年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市農委農機局負責人介紹,全市水稻插秧機保有量達847臺,今年可望新增150臺。各鄉鎮把推廣水稻機插秧技術作為重點工作,堅持早謀劃、早啟動,積極采取有力措施,完善考核辦法,充分調動鎮村干部、農機手和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加大機插秧技術的宣傳力度,強化機插秧的推廣普及,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引導、整村推進,力爭今年建成萬畝示范鄉鎮4個,機插秧水平達到80%以上的鄉鎮2個,全市實現水稻機插秧面積20萬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