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在一張方凳上,彎著腰,一只手扶著車子,一只手慢慢地捋順地上的麻繩,然后吃力地將一箱啤酒搬放在麻繩中間,借助凳子,熟練地將啤酒拖到店內,又以同樣的方法將每箱啤酒擺放到位。他就是朱新界,家住張橋鎮東聯村島石組,是一位肢體二級殘疾的殘疾人,現年45歲的他,依靠一間二十平米的雜貨店維持基本生活。肢體的殘疾并沒有讓他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堅強為自己和家人撐起了一片天。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04年12月11日,朱新界開著電動三輪車出去辦事,在江平路南天門停車場門口,被一輛逆向行駛的汽車撞倒在地。經醫生搶救醫治,他的左下肢以及右腳4個指頭被切除。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不知所措:妻子自幼有輕微的弱智,自己又丟了一條腿,以后的生活怎么辦?幾度彷徨后,他暗下決心:要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 2006年下半年,朱新界利用賠償得來的七萬余元開起了雜貨店。殘聯得知朱新界的情況后,送給他一部輪椅,并幫他購置了一輛電動三輪車。朱新界告訴記者,剛開始自己并不知道如何經營,有時候進回來的貨物都是過期的,賣不掉只能放在家里,起初的幾個月里一直做的是虧本生意。后來時間長了,慢慢摸索出了頭緒,小店的生意漸漸上了正軌,可畢竟是小本經營,現在的超市那么多,小店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朱新界幾度哽咽,周圍的村民也告訴記者,小店的生意并不好,左右鄰居能幫忙的盡量幫忙。 采訪結束時,朱新界說:“雖然現在我還是比較困難,但是我能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我相信以后會好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