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來,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通過建立并推行“執法日記”制度,要求執法人員詳細記載每日工作重點、信訪事項辦理、執法管理動態等內容,并采取個人總結、經驗交流、考核評比等形式,規范日常行為,彰顯了城管執法工作的新亮點。 “執法日記”——城管工作的“留聲機”。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市容”與“繁榮”、“臉皮”與“肚皮”的矛盾日益凸顯,城管工作面臨的任務更加繁重、環境更加復雜。“執法日記”忠實地反映了一線執法人員的工作原貌,為創新舉措、優化管理模式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執法日記”列重點,市城管行政執法大隊要求每位執法人員在日記上列出每日工作重點,促使每位隊員帶著問題、帶著思考,深入基層,找準切入點,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工作;“執法日記”聽民意,在日常執法管理過程中,執法人員每天都要和市民群眾密切接觸,將了解到的基層群眾關于城市管理方面的想法和要求在日記中如實反映,并向領導匯報民聲民情,有利于集中民智,順應民意,服務民生;“執法日記”記錄過程,將執法過程以日記形式進行記錄,一方面可以與其他有關資料相互佐證,便于說明整個事件過程,避免極少數人員的無理糾纏,也便于執法人員總結分析執法案例,不斷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水平。 “執法日記”——城管創優的“助推器”。為避免“執法日記”流于形式、走過場,市城管行政執法大隊配套建立了分級審閱和年終考評制度,發揮了“執法日記”的應有作用:增強了工作的計劃性,每天制定工作目標,統籌安排各項事務,使工作更有條理性,避免了隨意性和盲目性,達到階段性與整體性統一、局部性與全局性一致的目的;增強了工作的緊迫性,每天撰寫“執法日記”,實際上就是一個定計劃、強措施,自我檢查、自我小結的過程,可以推進工作落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說了不做,做了也不到位”的現象,有效解決執行力低下問題;增強了工作的啟發性,每天下班前,執法人員對當天的工作情況進行自我小結,查找不足,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并在第二天的中隊晨會上予以匯報。通過相互間的坦誠交流,減少了工作的保守性和封閉性,達到了從學習中啟發新思路、從總結中啟發新思路、從探討中啟發新思路的目的。 “執法日記”——執法監督的“透視儀”。為打造市民群眾滿意的城管行政執法隊伍,市城管行政執法大隊以“執法日記”為載體,轉變管理模式,創新監督機制。從“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轉變,“執法日記”制度改變了以往任務布置、任務接受和任務完成存在脫節的現象,設置了重點工作安排、履職盡責情況、解決問題情況及未完成工作原因等模塊,大隊領導通過檢查“執法日記”,能夠及時了解隊員當天工作情況,督促整改存在問題,實施過程化、動態化管理;從“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轉變,推行“執法日記”制度后,執法人員從聽命式被動工作模式中走了出來,責任意識明顯增強,積極想事,主動謀事,樂做實事,增強了執法活力。同時,執法監督的觸角也由組織監督向自我內控延伸,有效促進了依法行政。 為進一步提高城管工作運行質態,努力創設“干凈、有序、優美”的城市環境和“生態、大氣、宜居”的城市品牌,全力提升市民群眾對城管工作的滿意度,市城市管理局決定,今年起在系統內部全面推行“工作日記”制度,做到人過留聲、事過留痕。同時,制訂出臺考評標準,采取“推磨式”的方法,評選“五佳”、“五差”工作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