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嚴新峰)籃球架下矯健的身影,農家書屋里“沙沙”的翻書聲,衛生室內輸液的群眾……這是記者近日在新街鎮嚴家堡村社區服務中心的所見所聞。 2008年以來,嚴家堡村充分利用閑置資源,多方籌集資金,將原先的嚴堡小學改建成嚴家堡村社區服務中心,集村務辦公、農家書屋、農村糾紛調解、群眾健身文化、社區醫療服務、實用科技培訓等“六大功能”于一體,實現了村民村務辦理、看書讀報、健身鍛煉、糾紛調解、醫療保健、技能培訓“六不出村”,農村服務實現了社區化、規范化、優質化。 代理模式跑出“心連心” “養老保險證要到鎮信用社繳費,身份證要到復印社復印,程序多,像我們這些老人理不清程序,少說也要花半天時間。現在好了,在家門口就能拿到證了。”剛從村服務中心拿到養老證的嚴龍賢高興地對記者說。 嚴家堡村留守老人多,為了切實解決村民“辦事難”的問題,嚴家堡村推行了“代理”服務模式,村干部分組承包,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僅代辦養老證一事,每個村干部至少代跑了60里路程。 “通過推行‘代理’服務模式,方便了群眾辦事,老百姓和我們的心也近了。”說起村干部“代理”的好處,該村負責人嚴新泉滿心歡喜。 農家書屋引導村民致富 “二哥,又去農家書屋看書呀?”“是呀,我得抓緊時間把昨天沒有看完的玉米栽培技術看完。”…… 該村建立農家書屋,把“村村通”工程配發的電腦挪讓出來,引導群眾收看農業技術節目、查閱農村科技書籍、瀏覽農村科技網頁,尋找致富信息。 村民嚴慶生上網了解到肉鵝在市場上很吃香,他通過農家書屋,掌握了養殖技術,投資10萬元,建起養鵝場,自己當起了老板。“以前想養不敢養,技術跟不上,萬一遇到病害就沒招了。現在好了,碰到問題我可以到農家書屋查資料;自己解決不了,村干部可以幫我聯系專家遠程對話。”說起農家書屋帶來的好處,嚴慶生贊不絕口。 看病不難也不貴 “以前到醫院體檢要花80多元,現在在村里就能免費體檢。”在村服務中心門口,剛量完血壓的葉祥女老人顯得特別興奮。 嚴家堡村原有2名社會醫生,該村委托南新醫院進行培訓,并將他們安置到村醫療服務中心,方便群眾看病。目前,2名醫務人員正免費定期給村民做健康體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