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姚王鎮中房牧業公司投資200萬元的生物有機肥料加工廠正式投入使用。至此,該公司形成了以養殖為龍頭、以沼氣為紐帶、以種植為核心、以加工為依托,集“養殖—沼氣—種植—加工”四位一體的生態循環產業鏈。 中房牧業公司專業從事山羊養殖,年上市量達5000只,是我市最大的山羊養殖基地。羊場產生的大量糞便,一直是養殖戶較為棘手的“包袱”,尤其是像中房牧業公司這樣的規模養羊企業,僅處理每天產生的6噸多糞便,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比起經濟效益,我們更注重的是環保效應。”公司負責人趙興中告訴記者,為了實現既增收又環保的目標,去年,該公司投入70萬元建起兩座300立方米的沼氣池,山羊排放的糞污全都進了封閉的沼氣池。 為了充分利用資源,今年初趙興中又投入100多萬元,建成10個蔬菜大棚,生產反季節瓜果蔬菜。“羊糞發酵產生的沼氣專門供蔬菜大棚加溫,每個大棚的溫度能夠提高8℃,沼液用于澆灌,替代了傳統的農藥,不僅減少了肥料成本,還能生產標準的無公害綠色食品,”趙興中說。眼下大棚種植的櫻桃小番茄已經批量上市,每天供不應求,價格達到每公斤12元,是普通櫻桃番茄的2倍。 “市場上有機肥行情看漲,沼渣制肥工程運轉后,可年產優質有機肥2000多噸,產生綜合經濟效益上百萬元,更重要的是解決了污染問題。”趙興中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