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我市召開動員會,全面部署市政府機構改革工作,要求各部門各單位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確保圓滿完成機構改革任務。張兆江、高亞梓、張澤民等市四套班子負責人出席會議。 這次政府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進一步理順職責關系,明確和強化責任,優化政府組織結構,規范機構設置,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推進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逐步做到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為加快“學趕蘇南、跨越發展”進程,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市委書記張兆江要求各部門、各單位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政府機構改革工作的責任感,要把講政治放在首位,切實把思想統一到機構改革精神上來,營造人人關心改革、人人參與改革的濃厚氛圍;要緊緊圍繞工作大局,正確處理個人利益、部門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系,全力支持和積極參加機構改革;要以機構改革為契機,加快形成上下協調、運轉高效的體制機制,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促和諧。 張兆江強調,各部門各單位要明確重點、把握政策,積極穩妥地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各部門各單位要嚴格按政策辦事,把握好政策界限,政策允許的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明令禁止的,堅決不碰紅線;要嚴格執行改革方案,確保執行方案不走樣、高質量;要嚴格執行改革程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增加工作透明度,確保步驟不減、環節不漏、程序規范。 張兆江指出,這次政府機構改革時間緊、要求高,各部門各單位要堅持原則、嚴守紀律,確保政府機構改革工作的嚴肅性。要嚴肅工作紀律,確保各項工作迅速銜接、高效運行;要嚴肅政治紀律,各部門各單位要教育引導職工自覺服從組織決定,不符合改革政策的話不說,不利于機構改革的事不做,以實際行動支持機構改革;要嚴肅財經紀律,嚴禁在機構改革期間違規調動資金、轉移資產、突擊花錢,堅決杜絕改革過程中的不正之風。 市委副書記、市長高亞梓全面部署了市政府機構改革工作,他要求各部門各單位切實加強對改革工作的領導,扎實做好機構調整工作,確保機構改革過程中隊伍穩定、工作不斷、程序不亂、人心不散;要認真做好部門定職責、定內設機構、定領導職數工作,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確保圓滿完成機構改革任務。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孫云主持了會議。 【新聞鏈接】市政府機構設置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省、泰州市有關批復精神,這次市政府機構改革在機構設置、管理體制的調整優化和規范方面,明確了改革任務。 1、組建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將市經濟貿易委員會內貿管理以外的職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信息化工作職責、市政府辦公室的無線電管理職責,整合劃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掛市中小企業局牌子。不再保留市經濟貿易委員會,不再保留市鄉鎮企業管理局牌子。市政府辦公室不再保留市無線電管理辦公室牌子。 2、組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市人事局的職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掛市公務員局牌子。不再保留市人事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與市人事局合署辦公的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掛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牌子)單獨設置。仍列市委機構序列,既是市委的工作機構,又是市政府的工作機構。 3、組建市商務局。將市經濟貿易委員會的內貿管理職責、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市商務局,掛市投資促進局的牌子。不再保留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不再保留市招商局牌子。 4、組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市建設局的職責、市建筑工程管理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掛市建筑工程管理局牌子,不再保留市建設局、市建筑工程管理局。 5、組建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將市文化局的職責、市廣播電視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不再保留市文化局、市廣播電視局。不再保留市新聞出版局牌子。市廣播電視臺為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下屬事業機構,機構規格相當正科級。 6、泰州市泰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由省以下垂直管理機構改為地方政府管理,更名為泰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業務上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組織指導和監督,其職責與市衛生局職責整合,市衛生局掛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牌子。 7、將市物價局的職責劃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掛市物價局牌子,不再保留市物價局。 8、市體育局由市政府直屬事業機構調整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9、市交通局更名為市交通運輸局。不再保留市交通戰備辦公室,相關工作由市交通運輸局承擔。 10、市農業局更名為市農業委員會。將市農業機械管理局、市農業資源開發局由市政府直屬事業機構調整為市農業委員會下屬事業機構,機構規格相當副科級。市林業局不再保留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11、市人民防空辦公室更名為市民防局,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門,掛市人民防空辦公室牌子。 12、市政府法制局更名為市政府法制辦公室,市外事辦公室更名為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并均由與市政府辦公室合署辦公調整為在市政府辦公室掛牌。將市應急管理辦公室由與市政府辦公室合署辦公調整為在市政府辦公室掛牌。 13、將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掛市城市管理局牌子調整為市城市管理局掛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牌子。 14、將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市政府僑務辦公室由與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合署辦公調整為在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掛牌。 15、將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由與市教育局合署辦公調整為在市教育局掛牌。 16、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掛市旅游局牌子。 17、市民政局不再保留市擁軍優屬擁政愛民領導小組辦公室、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牌子,相關工作由市民政局承擔。 18、市財政局不再保留市財政監督稽查局牌子。 19、市信訪局不再保留市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牌子。 20、將市接待辦公室由市政府直屬事業機構調整為市委辦公室下屬事業機構,機構規格相當副科級。 21、將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更名為市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并由市政府直屬事業機構調整為市政府辦公室下屬事業機構,機構規格相當正科級。 22、將市服務業發展局由市政府直屬事業機構調整為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屬事業機構,機構規格相當正科級。 這次政府機構改革后,設置工作部門29個,機構規格均為正科級,與改革前市政府工作部門數相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