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生下我就離婚了,去年父親又因車禍去逝,一直是在爺爺奶奶的撫養下學習生活,要不是有老師和一些好心人的幫助,我是不能在課堂聽課的。謝謝你們,同時倡議所有受到資助的同學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他們的幫助……”近日,在張橋鎮焦蕩小學的“陽光行動”結對幫困儀式上,五(3)班學生張龍的發言讓在場的所有師生熱淚盈眶。 自3月以來,市教育系統萬人幫困助學“陽光行動”啟動以后,全市所有學校積極響應,全員參與,扎實開展幫困助學系列活動,更多內容豐富、行之有效的幫扶措施讓近萬名生活和學習困難的“雙困生”走出了困境。受到了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好評。4月14日,市教育局又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集體結對活動,本報記者親歷結對儀式現場,濃濃的愛意讓昔日的校園變得更加溫暖。 ——市教育局機關各科室,把萬人幫困助學“陽光行動”當作加強行風建設、提升教育形象、關愛學生成長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抓手,和“關乎民生、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講究幫困助學的方式,采取多種措施,扎實搞好幫困助學工作。開展進學生門、知學生事、幫學生忙、解學生憂、暖學生心的“五字連心”活動。即:進學生門,與每個資助者的監護人進行了交流,了解學生思想、學習、身體、家庭等情況;知學生事,與貧困生零距離接觸,傾聽訴求;幫學生忙,對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資助,對學困生進行了思想教育,并與任課教師交談,要求對學困生多加關愛予以幫助;解學生憂,通過談心,了解學生最需要什么,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暖學生心,通過心理疏導,讓貧困生克服自卑,樹立信心,對生活充滿希望。與此同時,還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學校評議,幫困助學的成效讓學生、家長、學校評判,接受全社會監督。 ——市中等專業學校,對172名貧困生從2009年秋學期開始學費予以全免。6名特殊貧困學生直接與校領導結成幫扶“對子”。 ——蔣華一中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引導廣大教職員工自覺投身“陽光行動”,要求參與活動的老師制定具體的幫扶計劃,定期進行談話、家訪、電話聯系等形式的交流,深入了解結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通過加強情感投入,學業輔導、心理輔導等有效措施,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蔣華中小對幫扶對象做到“六個一”,每人每年至少提供一次經濟資助,提供一些必需的學習用品,一周一次學情了解與輔導,與任教老師一周一次聯系,一月一次思想交流,一月一次家訪。 ——迎幸實驗學校全體教師集體宣誓,對幫扶師生將形成長期的幫扶關系,在生活上給予關心和物質資助,學習上進行悉心輔導,思想上進行引導,心理上給予撫慰,決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困難而輟學,放棄自己的夢想,教育引導他們在逆境中奮發向上。 ——西城初中全體教職員工每人都填寫了“陽光行動”結對表,發出了“心系貧困學生,愛心成就未來”幫困助學“陽光行動”倡議書,并建立“陽光行動”長效機制,用更多愛心溫暖和鼓舞每一位貧困學子的心。 ——襟江小學號召全體教職工要借助這次活動,對特別需要關愛的孩子進行個案研究,探究其“困境”形成的原因,找出規律,有針對性地形成系統的轉化方案,在實施過程中,注意觀察孩子的點滴變化,積累轉化經驗,提升教育能力,提高教育實效。要求全體教職員工要與家長一起協商幫扶計劃,認真記載幫扶措施、過程和結果,做到一周一訪,一月一談(談心),真正把幫扶計劃落到實處,做到幫扶有實效。 ——根思中心初中要求班主任對“雙困”學生進行調查摸底,了解他們的成長歷程以及對關愛的需求,迅速建立檔案,落實幫困措施。確保幫扶學生生活有保障、學習有長進、素質有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