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新村的葉曉玲女士,她的兒子是先天性腦癱患者并且有心臟病,現在小孩已經7歲,到了上學的年齡,葉曉玲卻不知道孩子能上什么樣的學校。 在葉曉玲家,記者見到了劉葉。今年7歲的劉葉雖然患有腦癱,但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已經完全可以自己下地走路了。葉曉玲的鄰居韓露介紹,剛開始看到這個小孩的時候,他還不會走路,走幾步都能摔好幾個跟頭,現在看小孩自己能扶著墻走路,而且現在能和別人用正常的語言溝通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劉曉玲發現兒子劉葉越來越想和同齡的孩子在一起,每當下午她帶著劉葉去小區內一家托兒所玩的時候,劉葉就特別開心。葉曉玲一邊在家給孩子做康復訓練,一邊到處打聽哪個學校能接收劉葉。 那么像劉葉這樣的情況,到了入學年齡到底能上什么學校,記者同劉葉母子來到了市特殊教育學校,找到了校長常建文。在仔細了解了劉葉的基本情況之后,常校長建議葉曉玲不要急著給孩子尋找學校上學,而是應該去市殘聯的康復訓練中心繼續給孩子做系統、科學的康復訓練。因為0-6周歲是腦癱孩子康復訓練的黃金時期。 據常校長介紹,如果劉葉堅持想上學的話,可以來他們學校報名,但必須要達到兩個條件:一是孩子自身的身體狀況要好,二是要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聽了常校長的解釋,記者知道現在劉葉最需要的就是去康復訓練中心,去重新接受康復訓練,只有他達到了入學的要求才能接受正規的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