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葉余華 程榮甫)“這次賣了300頭豬,在目前市價高跌時,還掙了3萬多元!”近日,在泰興市官莊生豬養殖合作社結算處,村民何世權喜笑顏開地托著一摞摞鈔票往手提袋里裝。依托合作社,何世權享受了引種、飼料、防疫、技術指導、銷售一條龍的服務,一年下來可賺10多萬元。這是市老區經濟建設會、市扶貧開發協會(簡稱市“兩會”)因地制宜抓扶貧,積極協助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促進農戶增收的一個縮影。 泰興市“兩會”常務副會長朱年元介紹,近年來,泰興市“兩會”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新形勢下做好老區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舉措來抓,給予正確引導,大力支持。成立了專門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領導小組,同時拿出23萬元資金,對管理和運作規范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給予扶持,并協調農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門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供信貸支持。 2008年3月,泰興市桑木村元莊羊業專業合作社成立,幾年來,專業合作社圍繞當地發展養羊產業,積極開展經營服務,帶動了當地養羊業的較快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目前為止,入社農戶已達103戶,其中特困戶26戶,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目前,該社注冊資金已達1049萬元。張橋鎮退休干部朱和平投資創辦起綠楊花木專業合作社,共吸納20多名貧困村民就業,他們的年收入均在萬元以上。 泰興市鞠莊村扶貧小組以當地養鵝大戶鞠小網的養鵝場為依托,聯合當地養鵝戶,創辦了鵝業專業合作社,吸收鞠桂生等3戶貧困戶入社,并傳授養鵝技術,其中2戶去年上半年共養殖肉鵝7批次計9000多只,上市3000多只,全年上市肉鵝2萬多只,加上草雞3000多只,全年實現產值96萬元,一年脫貧致富。 到目前為止,由泰興市“兩會”協辦的像官莊、鞠莊這樣的專業合作社,全市已達13家,遍布黃橋、古溪、元竹等10多個老區鄉鎮,帶動社員農戶513戶致富,其中帶動貧困農戶129戶,脫貧率達到85%以上;帶動非社員農戶300多戶,累計直接受益群眾2450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