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副市長林楠帶領市工商、建設、城管、泰興鎮等相關單位部門負責人,對全市農貿市場進行了實地調研。 林楠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冒雨先后實地察看了新區、濟川、萬橋路、國慶等12家農貿市場。這些農貿市場中,有的硬件設施較好,但由于布局及周邊人氣等情況,進場率不足一半,形成資源浪費;有的市場老化、后期建設不到位,但人流量卻極大,滿足不了市民需求;有的無一定面積的停車場,下水設施堵塞,再加上管理不到位,影響市容市貌。 這些市場中,除少數新建市場外,多數建設較早,在市場功能、配套設施、綠化美化、道路交通等方面,與現代化文明城市和市場商場化、商場超市化要求相距較遠;多數市場經營眼界不高,舍不得投入,重收費輕管理,重效益輕服務;還有一些市場建設時規劃不到位,布局不合理,市場經營與周邊門面房經營形成“兩張皮”,部分市場出現有場無市、艱難運行現象。 【新聞鏈接】城區農貿市場年內開始升級改造 根據“雙創”要求,圍繞打造為民農貿市場的總體目標,我市已將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列為今年城市建設的重點工程之一。 據了解,城區現有的18家農貿市場,主要為單位投資個人承包、集體或者合作性質,部分為個人獨資或者外來投資。根據規劃,我市從現在開始,將用三至五年時間,對城區農貿市場進行四個方面的升級、改造或擴建,具體為: 內部改造:適用于近期改造過的市場,建筑質量和風貌較好的,主體建筑保持原狀,改造重點為治理內外部環境,完善各項設施配置。 原址改擴建:適用于現狀為大棚或者臨時場地的選址,使其達到規范要求; 搬遷移建:適用于現有市場規模小,網點密集,建筑質量差,對周圍環境影響大,且無法改擴建的; 配套新建:按建設規劃要求結合舊城改造,在新址上建設封閉式、高檔次、上檔次的農貿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