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宏飛 通訊員 奚秀峰)3月15日,記者從市統計局了解到,去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首次超過8000元大關,達8180元,超省定全面小康指標值180元,比上年凈增824元,增長11.2%。 面對金融危機沖擊、農產品價格下滑等不利影響,我市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村投資不斷提速,全市農村在連續多年保持投入增加、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形勢下,農民人均純收入又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工資性收入快速增長,占全市農民純收入的一半以上。去年初由于企業生產不景氣,返鄉農民工逐漸增多。市委、市政府及時提出了“城鄉就業并重”的工作方針,出臺多項措施統籌城鄉就業,在金融危機影響加深的情況下,力保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去年,全市基本實現返鄉農民工重新就業。各級黨委政府積極扶持農民自主創業,全年新增自主創業農民近5000人,帶動2.1萬農民就業。農民就業渠道通暢且權益受到保護,工資性收入在農民增收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貢獻率為54.17%。 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省定小康目標值。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發展,使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普遍增加,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份額得到提高。去年,全市新增高效農業面積6.2萬畝,其中新增設施種植面積1.9萬畝,占耕地面積30%以上。各項惠農補貼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產量實現連續6年增產,總產達66萬噸。農民種植業純收入達1120元,比上年增長18.52%。 農民收入的貨幣化程度不斷提高。隨著農村經濟日趨繁榮,農民參與市場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去年,農村居民人均現金純收入達7453元,比上年增加885元,占純收入的比重達91.12%。收入貨幣化程度的提高,增加了農民的購買力,提高了農民的消費水平,更加有利于農村市場的開拓與繁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