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春天是孩子的臉,進入三月以來,我們常常會在一天當中感受到兩個季節(jié),白天還“溫暖如春”,晚上卻是陣陣寒風。專家建議這個時候就得講究“春捂”。 3月19日,我市迎來了一個大晴天,室外的氣溫從上午就開始一路攀升,到中午,已經達到了20多度。在街頭,不少市民已經穿上了輕便的春裝。 市人民醫(yī)院康復科、中醫(yī)科主任陳齊鳴告訴記者,從冬天到春天,人的毛孔基本都在閉塞狀態(tài),春季隨著氣溫回升,毛孔逐步舒張,人對外界的抵抗力是下降的,特別是老年人和兒童,特別要注意。 這樣的天氣,如果一下子脫下冬裝,就容易生病。據醫(yī)生介紹,“春捂”講究一個巧字,因為現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多穿,那么可以采用上薄下厚的原則,就是上身衣物可以稍微輕薄一些,而下身的褲子、鞋子不妨穿得厚重一些。因為早春的特點是乍暖還寒,一向寒從腳下起。 那么,什么時間不用再捂了?需要有兩個條件:一是晝夜溫差開始小于8℃,而且白天的氣溫能達到15℃以上,一般來說,15℃就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了。此時,氣溫已經相對穩(wěn)定,我們就可以脫掉沉重的冬衣,迎接溫暖的春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