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2日的全市工業經濟暨財稅金融工作會議上,市長高亞梓對今年的工業經濟、外向型經濟、財稅金融、質監、藥監、安監等六個方面的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 高亞梓說,今年的發展環境雖然好于去年,但形勢依然復雜,不確定因素較多,全市上下要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把握機遇,爭取主動,在后危機時代的競爭中增創新優勢、實現新發展。 一是要堅持擴大規模與調整轉型并重,壯大綜合實力。堅持以調結構、促轉型、提質量為工作重點和主攻方向。毫不動搖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切實增強工業經濟綜合競爭力。 高亞梓指出,今年要確保工業國稅開票銷售增長32%,工業技改投入增長30%,單位GDP能耗下降6%。要著力推進結構調整,在促進轉型升級上下功夫。力爭新興產業規模達60億元,確保淘汰落后設備100臺套。要著力發展規模經濟,在企業培大培強上下功夫,圍繞新增開票銷售過億元企業20家以上,過10億元企業3-5家的目標,重點謀求企業戰略重組、企業上市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新突破;要著力加快自主創新,在提升核心競爭力上下功夫,確保全年新開發銷售1000萬元以上新產品70個;要著力打造優良環境,在增創比較優勢上下功夫,強化行政推動、難題破解和服務創新,為企業、項目開辟綠色通道、提供服務保障。 二是要堅持“廣種梧桐”與“落地生根”并重,集聚發展動力。圍繞確保全年協議利用外資6.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6億美元、自營出口5.8億美元,開發實施億元以上項目50個、1億美元或8億人民幣項目16個以上的目標,更大力度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園區建設和外貿外經工作。要確保全年竣工投產項目100個以上,新開工建設項目100個。園區建設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設施投入,提升項目承載力;另一方面要加大生活居住、休閑娛樂、教育醫療等投入,提升配套功能。非園區鄉鎮要積極落實飛地項目,確保每個鄉鎮開工一個飛地項目。 三是要堅持穩定運轉與綜合提升并重,增強保障能力。高亞梓指出,財稅工作、金融工作、質量興市工作、安全生產工作和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在促轉型和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撐和促進作用,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