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胺硫磷、甲胺磷……水胺硫磷和甲胺磷屬于高效農藥,價格便宜且殺蟲效果比較好,但嚴重影響蔬菜質量安全,在生產中是不能使用的。隨著海南“毒豇豆”事件愈演逾烈,全國各地蔬菜市場已經高度關注,但我市農貿市場是否存在“毒豇豆”,豇豆及豆類蔬菜銷售是否受到影響,日前記者就此展開相關調查。 豇豆一天賣不出幾斤 3月3日上午,記者走訪了市區的各大菜場發現,如今市民談“豆”色變,不但拒絕自家餐桌上出現“豇豆”,就連與“豆”有關的刀豆、豆角也納入采購盲區,一時造成豆類蔬菜滯銷。 在新區菜場,攤主任亞萍無奈地把豇豆擺到正中央以吸引顧客購買,但一上午才賣出去兩斤,而且都是在反復游說下才賣出的。問她最近豇豆銷量如何,她一臉苦笑,“過年時豇豆每斤賣到6元左右都不夠賣,現在賣4.5元/斤都沒人要,這幾天一天最多賣個兩三斤。”她說,盡管豇豆都是經檢測合格的,但許多顧客都是只看不買,而且要反復追問豇豆進貨渠道。 據了解,我市各大菜場的蔬菜個體經營戶大都從南門的金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拿貨,也有部分蔬菜來源于本地的蔬菜大棚,但所有的蔬菜都必須在該市場經過集中檢測方可流入市場。 “自從查出‘毒豇豆’后,市場就嚴格控制豆類蔬菜的采購。”金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管理部經理徐宏生告訴記者,“最近我們要求個體戶去外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采購蔬菜時,一定要向對方索要蔬菜銷售憑證和農藥殘留檢測報告,另外回來時還要求個體戶主動送來抽檢。”盡管如此,目前市場內豇豆銷售還是呈直線下滑趨勢。徐經理說,前段時間,市場每天進五六百斤豇豆,但近來每天進貨尚不足百斤。按目前這個銷售頹勢,進貨數量還將進一步縮水。 酒店把豆類菜品刪除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如今,人們提起豇豆都避之不及。市區的酒店大都直接從金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拿菜,但最近許多餐館為了照顧顧客感受,不但不再購買豇豆,還將含豇豆的菜品紛紛更換,或者干脆撤下豇豆菜名,有的甚至把豆類蔬菜統統納入“黑名單”。 在國慶西路上的一家小餐館,服務員季蘭告訴記者,“豇豆燒肉”一直是春節期間比較受歡迎的菜,自從毒豇豆事件后,飯店主動將原材料改為干豇豆,但每次顧客點菜都會問是不是海南的,“更換原材料后味道差不多,但已經很少人愿意吃這個菜了。” 在大慶路上的晨曦大酒店,老板朱美根說,為了保障顧客的飲食安全,酒店不僅將“豇豆”菜品從菜單上撤掉,還把與豆有關的刀豆、豆角等蔬菜也一并去掉。“顧客前來既要讓他們吃得放心,也要吃得開心,我們必須這樣做。” 建議市民購買蔬菜重清洗 目前,我市市場上銷售的蔬菜,有近60%來源于常州的凌家塘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揚州的聯誼蔬菜批發市場,40%左右是本地自產自銷的。 小小的豇豆再次引發人們對農產品食品安全的關注,盡管目前我市市場上暫未出現“毒豇豆”事件的有關報道,但有關專家提醒廣大市民,購買新鮮蔬菜仔細清洗后再食用更安全。 “像現在市場上的豇豆、刀豆等蔬菜屬于反季節蔬菜,這類蔬菜生長在大棚內,容易滋生蟲害,所以生長過程中有時必須施用農藥。”徐宏生告訴記者,“施用低效農藥,且使用一周后再上市的蔬菜,對人體來說是安全的。”他提醒市民,如對買回的豇豆等豆類蔬菜不放心,可用開水燙一遍或泡于水中一兩小時再食用,以確保萬無一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