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失鎮劉觀村,夏春花十多年如一日含辛茹苦撫育侄兒侄女和一名鄰居家的孩子,在當地傳為美談。 夏春花原本住在溪橋鎮南沙村,1996年,為了照顧病重的母親和侄兒侄女,她和丈夫領著女兒回到了河失鎮劉觀村。1998年,母親去世后,夏春花和丈夫潘國文商量后,毅然決定留在劉觀村挑起撫養侄兒、侄女的重擔。無論多么辛苦,夏春花夫婦始終沒有放棄,他們用自己全部的愛來撫養孩子長大。 丈夫潘國文是南沙人,潘國文的父親心疼孩子。1999年,為了勸說他們回南沙,潘父準備購置磚瓦木料給潘國文在南沙蓋新房,但是夏春花為了孩子還是沒有答應。潘國文的父親在回南沙的途中不幸車禍身亡,這也成了夏春花夫婦心中永遠的遺憾。 為了養活孩子們,潘國文常年在外打工,而夏春花則留在家中撫育三個孩子。她一人承包起了家里所有的責任田。還要在農閑的時候去服裝廠打零工。就這樣,孩子們陸續從學校畢業了。 現在,孩子們都大了,也懂得孝順他們了。2009年除夕,侄女夏慧用勤工儉學的錢給潘國文買了一件衣服。禮物雖少,但這一刻,夏春花夫婦覺得這十幾年的付出是值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