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鎮的丁琦,現年52歲,是一位有著20年刻章經歷的印章愛好者。今年是虎年,他特意趕制了一枚印有“虎”字的印章,把今年所有的心愿與祝福寄托于此。 第一次刻章刻在樹枝上 在丁琦的“大可畫廊”店內,記者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大小印章,這些都出自他的手筆。 “印章是個博大精深的世界,既有材質的甄別,又有內容的選擇,還有外形的講究。”他拿著一枚隨形章介紹。 在印章材質上,最好的胚子是田黃石,次之為壽山石和青田石,“這些石胚決定了印章本身的價值;內容上既有各種文字,也可以選擇簡單的圖案畫像;外形根據個人喜好,方、圓、橢圓或隨形都可。” “刻章的第一道難關是反書。”刻了20年章的丁琦解釋,“要想使印在紙上的文字是正體字,那就必須在胚子上刻反書。”看到他隨手寫了幾個反書,記者感到不可思議,這個對常人來說是很難的事,在他手里卻是如此輕松。他說這是幾十年積累的功底,需要一定的書法功底,當初自己也是練了好多年才會的。“在一張透明的白紙上寫下字體,再把白紙反轉過來就是這個字體的反書,必須反復練、反復思考才行。” “把要刻的字體寫好反書后,接下來的流程是選材、打小樣、修改、篆刻。”雖然現在拿在手上也能完成刻章的整個流程,但想當初他第一次“刻章”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時年9歲的他找了根黃楊樹枝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愿望。 熬夜4小時刻完奧運章 在丁琦的眾多印章中,有許多極具時代意義的章,“這些章是用來追溯記憶的”,但他最喜歡的還是那枚隨形的奧運章。 丁琦至今仍記得當時北京成功申奧的情景。北京時間2001年7月13日21點56分,國際奧委會委員開始投票。那時,他們一家老小全都圍坐在電視機旁,就等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22時08分,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布:北京獲得2008年第29屆夏季奧運會舉辦權。聽到薩馬蘭奇說完后,他們一家人都興奮地站起來鼓掌,為中國終于能舉辦奧運會而歡呼。 那晚,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的他在床上輾轉反側,總覺得該為這個重要的日子留點紀念,于是他索性爬起來刻章。 待“慶賀北京申奧成功”八個字刻完后,外面已經晨曦微露。連續奮斗4個小時的他這才感覺到些許疲倦,這也打破了他從未熬夜刻過章的記錄,但他認為“物有所值”。 刻章可以修身養性 如今已過知天命年齡的丁琦,仍然每天把大量時間花在印章上,并開始從印章里面尋找樂趣。 他家里有塊壽山石印章,雖然只有5公分直徑,但卻刻有幾百個字,“前人刻章的技術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于是,丁琦總在不斷學習當中。為了練習書法,他時常學習秦漢歷史,試圖從篆體中找尋先前的時代特征;為了提升造詣,他不斷四處搜尋名家遺留的印章和印譜,回來后專心臨摹;有時為了能一睹別人收藏的名家印譜,他不惜多次為人家免費篆刻印章。 “刻章實在是個修身養性的好方法。”他說,現在的社會很是浮躁和功利,人們已經越來越難以定下心來做某件事,而刻章能讓他始終保持一顆淡泊寧靜的心,可以繼續讓他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情,并從中汲取源源不斷的快樂。 “每一枚印章的形成,都是重新自我洗滌的過程,我很享受。”丁琦癡癡地看著印章說。 |

